共25小题,约11000字。
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九年级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分四个部分,计25小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以0分计算。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20分)
[一]完成1—8题(20分)
1.下面是学校广播站播出的一则富有人情味的“校园天气预报”。听完后请判断:下列说法与该“校园天气预报”不符的是哪一项?(2分)
A.上午多云转阴 B.午后有阵雨 C.气温3°C
听下面一则师生对话情境材料,按要求回答第2题和第3题:
2.陈老师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分)
A.贝利的球技令千千万万的球迷心醉。
B.贝利创造了进球数满一千个的记录。
C.贝利最满意的球永远在“下一个”。
3.陈老师对你讲这番话的主要用意是什么?(2分)
A.提醒你:贝利是一个很有成就的足球明星。
B.启发你:应像贝利那样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C.与你沟通:老师和你一样喜欢足球运动、喜欢贝利。
听一则林晶同学在早会课上发布的新闻,回答第4题、第5题和第6题:
4.下列说法与“海峡两岸职工文化节”主要目的无关的是哪一项?(2分)
A.通过文化这根精神纽带增进海峡两岸职工的交流。
B.通过文化节活动,选拔各种艺术人才。
C.为实现和平、发展、稳定的美好愿景而共同努力。
5.这次文化节音乐会的主题是什么?(2分)
A.两岸同根,海峡情深。
B.共画两岸景,共抒两地情。
C.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
6.林晶同学发布新闻时,你的同桌因迟到恰好没听到。你想将这则新闻概括成一句话转告他。下面哪句话最合适?(2分)
A.昨天,台湾许多职工风尘仆仆来到鹭岛。
B.昨天,举行了文化论坛、书画展和音乐会。
C.昨天,“海峡两岸职工文化节” 在厦开幕。
7.听下面一则关于“中学生上网”辩论会的情境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甲方主辩手刘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作为乙方主辩手,你会如何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8.在下面情境中,你会如何表达自己对“‘嫦娥’探月”的看法?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第二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4分)
[二]完成9—12题(34分)
9.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1分)
(2)八百里分麾下炙,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
(3)“表以陈情”,动之以情是“表”这种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之一。诸葛亮在《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