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5460字。
九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书写(3分)
1.书写:请将下边这句话抄写在格子里。
袭人书香中,灵魂诗意的栖居,一个粗糙的生命变成精致的生命。
第二部分 阅读(57分)
(一)读书须勤奋,读书须刻苦。对比阅读下边两则文言短文,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14分)
材料一:予少时读书,一见辄①能诵。暗疏②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③饮酒者游。旬朔④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⑤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⑥,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⑦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⑧,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辄:总是。②暗疏:默写。③滑稽:取乐。④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这里代指一个月。⑤比:等到。⑥惩艾:惩戒。⑦殆:几乎。⑧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数次。
材料二: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今有二人焉,皆有百里之适。一人鸡鸣而驾,马瘠车敝,憩于涂者数焉,则穷日之力,未必能至。一人日中而驾,马良车驶①,其行不息,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故夫车马者质②也作辍其勤堕也。
(选自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
[注释]①驶:(车马等)飞快地跑。②质:通“钅质”,刑具。这里指工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然负此自放( ) ②辄复不省( )
③但恐始勤终随( ) ④憩于涂者数焉( )
3.请给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3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通顺。(2分)
故夫车马者质也作辍其勤堕也。
4.把材料一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译文:
5.材料一的观点是 ,说明道理的方法是 ;材料二的观点是 ,论证道理的方法是 。(4分)
6.你赞同材料一还是材料二的观点?为什么?(2分)
(二)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是灵魂的对话。阅读下边有关读书的文段,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16分)
材料一:古诗词给我的不仅是甘露般的香醇了,当我读到杜甫的“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时,仿佛看到战争硝烟中的一群人衣衫褴褛,扶老携幼地走在逃难的路上——难怪杜甫要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了;当我读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又仿佛看到了 ① ,难怪辛弃疾看着滚滚的长江水发出“ ② ,坐断东南战未休”的感慨。当我读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时,我又仿佛看到 ③ ,难怪李清照要发出“莫道不消魂, ④ , ”的感慨。
材料二:树上的花是小说,有枝有干地攀在交叉的结构上,俯下它漫天的华美,“江边一树垂垂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那里面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说不尽的故事。
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地蹦出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集中的美。
散文是爬藤花,像九重葛、紫藤、茑萝,乃至牵牛花、丝瓜花和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那里就开到那里的潇洒。爬藤花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是没有章法的——无论是开在疏篱间的,泼撒在花架上的,哗哗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地淌在坡地上的,乃至调皮刁钻地爬上老树、好象把枯枝开得复活了的……它们都各有其风格,真的,丝瓜花有它自己的文法,牵牛花有它自己的修辞。
材料三:
我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老想着一个问题:孙悟空会打跟斗,一下子就是十万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