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20字。
《外婆的手纹》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饱含着深情的回忆性散文《外婆的手纹》,说到回忆,每个人都拥有镌刻着生命痕迹的有价值的东西,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私人文物”(齐说),那么,谁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私人文物。
生1:我要说的就是这个香囊,小时候我很淘气,总把自己弄得又臭又脏,外婆知道后,就亲手给我缝制了这个香囊,她希望我在它芬芳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她做的是一个心型,我带着它就好像我的心紧贴着外婆的心,所以我很喜欢它。
师:难怪今天也把它带来了,那么我想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你仍然会好好地珍藏它。那么,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告诉我作者李汉荣的私人文物具体指什么?
生2:他上小学的时候,他外婆亲手给他缝制的一双鞋垫。
师:嗯,非常好。作者借助着他的私人文物,回忆了些什么内容呢,我们把书打开,一起来梳理下内容。
生3:作者在这里回忆的是,文中第六节,“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做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做小小的衣服。”这里是他回忆外婆做衣服时的习惯和特点。
师:习惯、特点,这样一种特殊的姿势。
生4:第二节,“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这里可以看出外婆的手艺很好,做出的衣服很好看。
师:也就是外婆拥有精湛的手艺,以及大家对她的评价。
生5:第十节,“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内心,也来自大自然。”文中讲到外婆所要绣的图案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可见外婆很善于把生活中的一切缝在、表达在她的衣服上。
师:在缝制过程中,这样一种灵感的汲取。
生6:在第四节,“外婆认为一匹布要成为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我觉得这是外婆的一种人生信念,她觉得要做一个好人的话,要在心里先把样式弄好,就象做衣一样,要用真心来做衣。
师:也就是做衣做人的一种态度。那么李汉荣借助着他的“私人文物”对外婆进行了回忆,回忆了外婆精湛的手艺,她对待做衣做人的态度,做衣时的习惯、姿势、及灵感的来源,这些都是片段。(教师板书:外婆(回忆) 现实)。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我,是怎么对待他的私人文物的?
生7:是十四节,“直到今天,我还保存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作者首先是非常珍惜外婆的这双鞋垫,保存着它。
师:非常好,作者首先是保存。(教师板书“保存”)。还有吗?
生8:是十五节,“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仿做几双,一双留下作为家庭文物,还有的让女儿用。”这里就是作者想把这鞋垫复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