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3张,教案约8580字。
二  白杨礼赞
 茅 盾
lqhyc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的抒情线索,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主缄分明,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品味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了解白杨树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抒情线索,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主缄分明,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品味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象征艺术手法,了解白杨树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小白杨》)高尔基借海燕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中国作家茅盾又借小白杨来赞颂什么呢?一起学习《白杨礼赞》 (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
1.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常用笔名: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现代作家、小说家,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处女作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中篇)。长篇小说《虹》,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1981年3月27日,病逝于北京。辑有《茅盾全集》。1981年10月,中国作家协会决定启动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
2.背景:《白杨礼赞》写于皖南事变之后(1941年3月)年的重庆,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团结一致,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巩固并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怀念延安生活、歌颂党的英雄儿女的优秀散文姐妹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散文。因此本文并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而是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以后在重庆写的。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借白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释题:不难理解,文题中的“白杨”即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进而理解为整个中华民族。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歌颂抗日军民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题目中“礼”是敬礼、致敬,有“崇敬”的意思;“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可见采用了动宾倒装短语的句式,使“白杨”更突出。
4.体裁:可见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选自《见闻杂记》。
三、整体感知。
1.过渡:有人把《白杨礼赞》比作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下面请大家听朗诵,思考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在文中标出关键词语,用“作者赞美了     的白杨树”的句式回答(生长环境、外形气质、象征意义三方面)。并在听读过程中想像在你的脑海中形成几幅图画?
字词正音:
 毡子zhān 外壳ké 地壳qiào 主宰zǎi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倦怠juàn dài
 刹那chà 恹恹欲睡yān 倔强jué jiàng 参天cān 虬枝qiú 婆娑pó suō 初融róng
 楠木nán 秀颀qí 丫枝yā 晕圈yùn 潜滋暗长qián
字词释义:视野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 旁逸斜出 晕圈 虬枝 伟岸
纵横决荡 秀颀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倦怠:疲乏困倦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垠,地域的界限。
不折不挠:指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折,折断;挠,弯曲。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平坦大地上”“傲然挺立,力争上游”“象征抗日军民”(文中赞美了白杨的环境之美、形神之美、象征之美)“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或曰“敌后抗战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
2.白杨树为什么能具有这三种美呢?因为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树?作者为何赞美白杨树?可不可以用文中的一句原话回答?(是一种不平凡的树)请你划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杨“不平凡”的句子。
3.可见本文是以什么为抒情线索组织材料的?如何组织的?
——“白杨树的不平凡”。(完成第一课时板书)
四、自主阅读,探究。 
1.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速读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1、4、6、8、9) 开篇一句单独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