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20个字。
第一单元  咏物抒怀
专题 鸟
lqhyc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2.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对鸟类的探究兴趣和关注。
3.从观鸟的过程中获得美感。
4.正确认识鸟与人的关系。
★活动重点
1.了解鸟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2.从观鸟的过程中获得美感。
★教学难点
1.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对鸟类的探究兴趣和关注。
2.正确认识鸟与人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我们先来听一段《鸟的故事》(播放朗诵《鸟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专题《鸟》,走进丰富多彩的鸟的世界。(板书课题) 
二、观鸟
1.观看一组图片,选择你熟悉的鸟类简介。
——杜鹃:我国古代诗文中常写到杜鹃这种鸟,如《瑟琶行》:“杜鹃啼血”,《窦娥冤》“望帝啼鹃”。有个典故。传说此鸟为蜀望帝杜宇所化,叫声凄厉,如“不如归去”,再加上它口中有血红色的斑点,故有“啼血”之说。杜鹃在诗文中名称甚多,有杜宇、子规、姊归、催归等。
鹧鸪:古人用来渲染凄苦环境的除了杜鹃还有鹧鸪。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贺新郎》:“绿树听鹈鹕,更那堪鹧鸪声任,杜鹃声切。”鹧鸪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古人谓此鸟志常向南,故又名怀南,人们常借它唤起故国之思。
黄莺:黄莺又名黄鹂、仓庚,其声婉转悦耳,故又称娇莺、流莺。如杜甫诗:“自在娇莺恰恰啼”;辛弃疾词“更谁劝流莺声任”。
燕子:小说中有称燕子为金衣公子者。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家燕、金腰燕,在飞行中捕食昆虫,为益鸟。成为历代咏物诗词中最为常见的题材。燕子春社来,秋社去,故又名社燕,巢于檐下梁间,民间视为吉祥物。如周邦彦词“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教参P96
鸿雁:古人还常把鸿雁与“传书”联系起来。如范云诗:“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鸿雁秋霜时南飞,所以又名霜信。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在我国北部繁殖,到南方沿海地区越冬。归雁在古诗文中,历来是思乡思亲之物。教参P95—96
我国人民常按自己的意愿,给每一种鸟取上雅名,如鹊名“灵鹊”,雀叫“嘉宾”,鹤叫“丹哥”,叫鸳鸯为“双飞”,鹦鹉又名“绿衣使者”,并给它们以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说:
杜鹃(子规):悲惨、凄恻、哀怨
乌鸦:伤感、悲愁
燕子:美好、惜春、时事变迁
喜鹊:喜庆、愉悦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鸳鸯:永恒的爱情、白头偕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