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4020字。
初三毕业语文试卷交流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 (5分)
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并根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shuāi 草 连 天 相 形 见 chù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 (25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 (4分)
2.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组分别是:( )( )
A.把酒临风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接天莲叶无穷碧/复前行,欲穷其林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韩愈)
3.解释加点的词:(2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才美不外见 ( ) 策之不以其道 ( )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2分):
答: 。
(三)古诗文默写考查 (10分)
6.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 《 行路难》 )
(2)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 )
(3)毕业在即,好友将分离,请选用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的千古
名句 “__________ , 。”与朋友共勉。 (4)_________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
(5)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四)课外文言文考查。(5分)
嗟 来 之 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7、解释加点的字:(1分)
(1)以待饥者而食之( ) (2)、黔敖为食于路( )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翻译: 。
9、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2分)
答: 。
三、 阅读能力考察
(一)、课外议论文阅读(13分)
人 的 价 值
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