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90个字。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二)
史欣
班级 姓名 评分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jiá( )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引自《观舞记》(冰心)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jiá( ) 嗔( )
(2)用“……忽而……;忽而……。”造一个句子,要求句意完整。(2分)
2.阅读下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2分)
老板十分愤怒地对一个新来的职员吼道:“你不但迟到,而且还编造理由。你知道,我们是怎样对待说谎的职员吗?”职员不慌不忙地说:“知道——立即派他去当产品推销员。” 写出职员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答:
3.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2分)
读《童年》,我了解这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根据对本学期课本内容的学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的感受或体验。(本套试卷中出现 的课文除外)
(1)我对成长的感悟是:
(2分)
(2)给我教益的一句话是《 》中的“ ”我对它的理解是 。(3分)
5.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丑小鸭》)
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
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我的发现:
6.默写(11分)
(1)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古诗中相应的句子。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寒光照铁衣”,让我们领略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我们与南朝的诗人昊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唐代大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2)请写出《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 ,
。
(3)请写出《论诗》中表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才辈出”传诵千古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