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带来的收获与思考
北仑区紫石中学 胡俊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经过一年半的新课程教学,我真切感受到课程改革确实使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语文教学不再刻意追求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致力于对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经过教学实践,尤其是以下几点较原来的课程可以说是一大收获:
一、新课程教学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要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讲究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之进入“愤悱”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好地调动学生“乐学”的情绪。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思维。按四人小组所进行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学生积极发问和答问,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享受。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教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定出标准答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学生没有自主质疑的机会。而新课程教学中采用鼓励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学生说话交流的机会多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习语文的信心增强了。
尤其是新教材中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学生更感兴趣。每次搞综合性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搜集资料、拟定活动形式都很投入。如这学期的综合性活动《说不尽的桥》,活动由各小组自行主持,选出两名主持人,内容分四块:1、有关桥的传说;2、有关桥的文化;3、有关桥的知识;4、我做桥梁设计师。各小组采用不同的形式,并做好合理评价,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又如辩论赛《上网利弊谈》,正反双方唇枪舌剑,辩论相当精彩。综合性学习较原来课程中的听说训练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在新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认为:现在地语文不再无趣了,课堂不再枯燥乏味了,和过去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或记的情况大大不一样了。可见新教材的这一学习方式,调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