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200字。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大许中学 朱孝伟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窗 花 安 黎
我怀念窑洞和窑洞里的生活.而尤其不能令我忘怀的,是窑洞的窗格上烂漫的窗花.窗花来源于剪纸,而剪纸据说是一种民间艺术,但朴实的村姑从未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也从未有过艺术家的荣耀与自豪.
令人惊奇的是,窗花几乎全部在冬天灿烂.这当然与农闲有关,但农闲不是根本的原因.冬天是无花的季节.冬季的花如雪莲,腊梅等,在渭北的土塬上根本看不到;惟一的自然之花,就是时不时萦舞的雪花.那时环境还未遭受污染,雪下得特别频繁,动不动就是漫山遍野银妆素裹.夏天少雨,而冬天多雪.窗花渲染着冬雪,可以驱走人们心灵上的干旱,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给寒冷的乡民带来生命的暖意,给寂寞单调的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
窑洞的窗子一般都制作成木格状,上面粘一层白纸.狂风一吹,纸就瑟瑟颤栗,发出蚊蝇鸣叫的声音.久而久之,纸就扯开一个口子,口子越扯越大,进而纸就变得褴褛不堪.因此,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往窗格上贴纸只是冬天的事,其余的季节,窗格都空空洞洞的.冬天一到,寒流席卷而来,这时就会看到,家家户户所做的首要事情就是从供销社花五分钱,买回一张洁白的大纸,然后和了面浆,再然后就是粘窗纸.而少女和少妇们是最忙碌的,她们摊开王颜六色的纸片,手持一把小剪刀,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张土炕上,开始剪窗花.她们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谁窗花剪得好,全村人都会跑来观赏,并会得到无休无止的赞扬;而谁窗花剪得差,人们会看不起她,她心不灵手不巧,严重点儿,她嫁人都有些困难.许多媒人说媒,怀里就揣着姑娘剪的窗花,到了男方家里,先把窗花拿出来,那时候,农村人总是把剪窗花与缝衣服联系在一块儿看的,他们的意思里有这么一个推论:你剪不了窗花,肯定缝不了衣裳;你缝不了衣裳,娶媳妇不成了白娶 媳妇的功用除了生儿育女,就是缝衣做饭了.
每个冬季来临的时候,村子里都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剪窗花比赛.没有组织者,没有加油助威的锣鼓,但并不影响比赛的认真和严肃.于是在村子里走一圈,就会看到所有的窗子都五彩缤纷,生机盎然.黄土是单调的,而窗花却在这单调之中,注入了另外的灵魂.
窗花的内容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植物,一是动物,人自然归属于动物之列.在无花的日子里,花朵却在窗格上恣肆.如果古人描绘它,会用"花闹窗棂"几个字.的确,束束花朵不但神韵俱备,而且形态上都挺夸张.牡丹有点儿胖,菊花有点瘦,玫瑰妻妾成群,郁金香携儿带女……意味深长的是,窗花更多的与吃有关,映现着农民们对食物的渴望.麦穗特别肥大,玉米棒籽粒圆满,苹果鲜红壮硕,桃子鲜嫩欲滴.也许人们太需要这些东西了.但现实生活中他们难以得到,于是只有把梦想编织在窗纸上.的确,我曾亲眼目睹过有的幼儿想吃窗纸上的苹果而不能时哇哇啼哭的景象;我也看到过邻家大爷饿得卧床不起,凝望窗花时木呆的眼神.窗花,显示着村姑的手艺,也在诠释着庄稼人的梦想. (选自《散文》2001.8)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篇散文以"窗花"为写作对象,目的是为了写"窑洞里生活"的人,写他们从 "窗花"中显现出来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愿望.
B.文章写"窗花"在冬天"灿烂"时列举了"雪莲","腊梅"等来映衬"窗花"的美丽娇艳和斗霜舞雪的品格,形象生动.
C.第三段写"狂风一吹"之后窗纸"褴褛不堪"情景,为下文村里人重视剪窗花作了很好的辅垫.
D."你剪不了窗花,肯定缝不了衣裳;你缝不了衣裳,娶媳妇不成了白娶 "这句话意在批判农村的人们歧视妇女的严重的落后意识.
E.结尾一段写到幼儿"哇哇啼哭的景象"与邻家大爷"木呆的眼神",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出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第一节作者说,朴实的村姑对窗花"从未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也从未有过艺术家的荣耀与自豪",但后来为什么说"她们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请概括作答.(3分) :
3.文章第二段开头说:"令人惊奇的是,窗花几乎全部在冬天灿烂."请问:窗花"在冬天灿烂"的根本原因指什么? (3分) 答:
4、结合文章,具体谈谈“于是只有把梦想编织在窗纸上”一句话的寓意。(4分) 答:
5.第四段结尾说:“黄土是单调的,而窗花却在这单调之中,注入了另外的灵魂.” (6分)
(1)从全文看,“黄土”的内涵比较丰富,这里的"单调"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另外的灵魂”指什么答:
二、文言诗文阅读(34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6-9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