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0字。
专题 汉字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发展、汉字的构造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2、感受汉字魅力,学会探究规律。
3、激发对汉字的热爱,培养研究汉字的兴趣,为汉字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汉字的特点及魅力。
2、领悟汉字中蕴藏的文化。
课时安排:本课(章节)需 2课时;本节课为第 1- 2课时;为本学期总第 9--10 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课型: 专题
一、预习导学
了解《汉字的魅力》为我们介绍了汉字的哪些魅力。
二、合作探究
(一)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勤劳的中国人民不断改进着汉字,你知道它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吗?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二)研读《汉字的魅力》一文。
1、自由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情感。
2、思考:
(1)比较英文man和汉字“男”的构字区别,说一说汉字的构字特点是什么?
(2)中国汉字历史悠久,魅力独特,每个炎黄子孙都与它有深厚的情结,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这种情结更加浓厚。文章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这种情感。按理讲,一篇说明文蕴含的情感无非就是喜爱啊、赞美所说明的对象,而这篇文章是怎样来表达情感的呢?
先找一位同学谈谈读本文的感受。然后选第6节诵读,读之前,看一下学生预习中写的诵读感悟和老师的理解是否相同。老师用三种语调朗读,同学仔细体会。(师分别用低沉悲调的语气缓慢读、用自豪激越的语气读、用平淡无味的语气读)读后问同学最赞同哪一种。(指一生回答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布置学生用自豪激越的语气齐读,来表达对祖国文字的热爱。(生齐读)
3、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汉字有什么魅力?
(1)、作者由聪明活泼的小孩对汉字的感悟谈起,谈到它的规律性,把汉字比作奇的大花园。
(2)、汉字将伴随我们终身,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难忘的是母语。汉字培育了五千年老的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侨居海外的人一看到有汉字的地方会倍感亲切。
4、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比较
(三)阅读《汉字答问》,归纳短文讲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1、从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比较中谈汉字特点。
2、汉字的构造。
3、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
4、汉字的发展。
(四)对《汉字答问》中汉字构造部分,结合前面的“六书示例”,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
问题?
1、有些字是象形字如木、果、山、日等;“本、末”这两个字都是在“木”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符号造出来的;“沐”“梅”这些字有形旁、声旁,一部分与字义有关,一部分与字音有
关。
2、“山、目”“上、下”等字属于哪种现象?
(五)针对汉字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你了解多少?
汉字是很有趣味的。如:“姓”这个字出现时是“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妄、奸、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