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90字。
《黄河颂》教案
陈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
2、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1、提高朗读水平
2、品味诗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中表现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的伟大气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情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饱沾激情的笔墨赞美过它。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热血青年。它的词作者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今天,我们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和诗人一起来感受那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2、走近作者
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3、知识链接
《黄河大合唱》
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八个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