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250字。衡水市二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人  苏春红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成见      罕见     见效      瑕瑜互见
B.扎实      绑扎     扎根      垂死挣扎
C.臭氧      臭骂     铜臭      乳臭未干
D.雇佣      佣人     女佣      扣留佣金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两处空白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前人论文,曾有“会心”一说。其实“会心”就是心灵共鸣。               。这种会心,            ,使人无以名状,只有颔首微笑而已。
① 我们读散文时产生的共鸣的快感,正是我们同作品中意象的“会心之趣”;构思为文,开始于作者与万物的“会心之顷”。
②构思为文,开始于作者与万物的“会心之顷”;我们读散文时产生的共鸣的快感,正是我们同作品中意象的“会心之趣”。
③是那样美妙和谐,有如丝竹之和鸣,疏梅溶淡月。
④有如丝竹之和鸣,疏梅溶淡月,是那样美妙和谐。
   A.① ③   B.② ④     C.② ③    D.① ④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研读他的研究文件,理解到其中的创造时,竟情不自禁地拍案而起,甚至流下激动的泪水。
B.科学家最可贵的是不断进取,发展创造,而不是亦步亦趋或者妄自尊大,因为跟踪别人,墨守曾经的成功,不是科学家的任务。
C.王非在抗非典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是新时代的雷锋。
D.入夏以来,长江流域五风十雨,江水暴涨,给江堤带来严重威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知识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也能造祸于世,假如没有一种建设性的目标,知识就可能成为一种毁灭乃至损害人类的魔咒。
B.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组织了一场“献给母亲的春天”的大型文艺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D.如何继承用书法育人的优良传统,发挥书法在培养人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锌与人体
在人类食物中,不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几乎都含有锌,但品种不同含锌量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较易吸收和利用;植物性食物含锌少,且难以吸收和利用。这是因为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植酸(6-磷酸肌醇),能与锌结合成难溶性植酸盐,阻碍锌的吸收;而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6-磷酸肌醇)已被破坏,因此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另外,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在天然食品中,含锌的食物源较广,各种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核桃、杏仁、可可中锌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0毫克/公斤左右,尤以牡砺肉与鲱鱼中含锌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可称“含锌食品之冠”,请注意选食。
人们已知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伴有维生素的损失,如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现在人们又注意到,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丢失也十分可观。分析表明:将小麦精制成上等面粉后,仅保留了原小麦21%~31%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