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450字。
探究之路——新课标中考语文总复习
目  录
前 言:…………………………………………………………………………………… ……2
第一章:积累与运用
第1节:古诗文积累………………………………………………………………… ……4
第2节:文学名著积累……………………………………………………………………10
第3节:语言运用…………………………………………………………………………15
第4节:综合性学习………………………………………………………………………22
第二章:文言诗文阅读
第5节:古诗词赏析………………………………………………………………………29
第6节:文言文阅读………………………………………………………………………32
第三章:现代文阅读
第7节:说明文阅读………………………………………………………………………44
第8节:议论文阅读………………………………………………………………………63
第9节:记叙文阅读………………………………………………………………………81 
第四章:写作指导……………………………………………………………………… ……105  
参考答案:…………………………………………… ………………………………………115
前     言
2007年河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主要特点
2007年中考是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的第一次中考,语文试题较全面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整体发展,题型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尝试。
1.试题稳中有变。增设了字词、语句的修改,删减了名著常识的浅表性独立考查;文言文阅读重新增设了词语解释和比较阅读,删减了文学常识填空和断句;增加现代文背诵默写;现代文阅读恢复三段式。
2.强化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地位。将识字与写字、修改病句等试题从阅读部分分离出来,第一部分分值由去年的15分提高到18分,凸显了识字与写字、语法和修辞教学的重要地位。
3.设题灵活考查全面。试题涉及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全面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概括、表达运用和鉴赏评价等语文能力。
4.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查。如第4题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名著阅读、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整合,落实了考试说明中“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能将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等多方面要求。
200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复习建议
2008中考将会更充分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课改精神,反映到试卷上将会在重基础、重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建议大家从几下几方面着手:
1.重积累。丰厚的知识贮备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前提,除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50篇(首)诗文的背诵默写,还应尽可能多地进行名言、警句、谚语及成语的积累。
2.重应用。在应对知识积累与及运用时,不仅要有精准的记忆,更要把重心放在语境分析和语言表达上,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
3.重能力。为提高阅读答题能力,须树立两种意识,培养三种能力。即“原文意识”、“整体意识”;“审题能力”、“筛选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重体验。中考作文的分值高,好的作文,应该是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写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凡是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往往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根据中考作文对立意、内容、语言的要求,宜采取单项性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5.把方向。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我省《中考说明》,明确中考导向、改革发展趋势、命题重点难点热点,关注其他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动向,山之石可以攻玉。
6.善合作。个体式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自主学习为主,提倡合作式学习,在合作中相互激励,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第一章   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1节   古诗文积累
一、考点分析
“丰富语言的积累”是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之一,包括古诗文积累、优秀现代诗文积累、名言警句积累、成语谚语俗语积累等。近年来河北省以考查古诗文积累为主,2007年增加了优秀的现代文默写,这一点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中考背诵默写以传统的名家名篇名句为重点,以新增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为热点。语言积累当然多多益善,但若为应考,只要能掌握课标推荐背诵的50篇古诗文就基本可以。试题形式通常为:①直接型默写,②理解型默写。③归类型默写。④运用型默写等。默写题是传统题型,一直出现在语文中考试题中,且占有相当的比例。
二、答题指导
    1.直接型默写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它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指写的文句(多为名篇佳句)。其形式为出上句写下句,或出下句写上句,或出两头写中间句等。例如:
(1)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这类题难度较小,但要求严格,只要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便不得分。建议制定背诵默写计划,多利用零星时间,成立课余学习小组,制定督促机制,从早抓起,一定落实到笔头上,每周一小测;课堂上集中分析出现的规律性的问题(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白”误写作“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涟”误写作“莲”等)。
    2.理解型默写
这类题型或叫提示性默写,它是根据“要求”作答。同学们不仅要熟悉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例如: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把游览山水的乐趣寄托在晏饮之中的句子是:       
                     ,                     。
这类题比直接默写题的难度要稍大些,其答案也具有唯一性。同学们只要熟悉原文内容,理解其含义和作用,就不难写出对应的内容。建议同学们要将50篇(段)古诗文中的重点句子,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汇集成册,人手一份。
3.归类型默写题
全国各省市近年中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它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注重迁移,要求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规定的答案。例如: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诗句            ,            。
这类题具有迁移性和综合性,这需要对课标推荐背诵的50篇古诗文,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如按春、夏、秋、冬,花、草、树、木,山、水、日、月,风、霜、雨、雪,学习、理想、志趣、爱国等进行分类整理,有精力的可以多记几个,但少至少能精准地写出一、二句,便能应对自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