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710字。
高考考点讲义全集:作文指导
第五部分 写 作
第一章 审题与立意
审题,是作文第一件要事。只要你动笔写文章,就存在一个审题问题。题目一到手,铺纸提笔就写,随心所欲,这是很不可取的。首步走稳,行文顺畅;首步走错,全篇受挫,“偏题”、“走题”就会出现。立意的高下是决定文章优劣的重要因素,而立意又得以审清题意为前提。
综观2006全国各地17套高考作文题,从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又分为话题作文和命意作文。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近年打破了连续多年的“话题作文”固定模式,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出现了不少命题作文。有单纯的命题和配阅材料的命题两种。
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是内容范围与中心思想的集中与概括,要对题目的中心语和修饰语作反复推敲或进行字斟句酌。
辽宁2005卷“今年花胜去年红”, 题目包含了比较的意思,今年的花比去年红,也就是说,去年的花够红的了,而今年更红, “红”,红红火火,富有生命力,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生活就像花一样的美,像火一样的红,一年比一年美,一年比一年红,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北京2005卷“说‘安’”。“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理解成平安、安宁、安全,和谐。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也可以理解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与世无争。还可以理解成居安思危,知难而上等等。只有吃透题目的意思,方能做到立意正确。
2006年各地高考的命题作文
天津:《愿景》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安徽:《读》, 读父母,读人生等
北京:《北京的符号》
湖南:《谈意气》
广东:《雕刻心中的天使》;(附 优秀作文1)
四川:《问》;(附 优秀作文2)
辽宁:《肩膀》;(附 优秀作文3)
江苏: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作文的审题,可分三步走:
① 逐字逐词研究题目,初步了解题目的含义;
② 抓住题目中心词语,仔细推敲,并研究它的附加材料,进一步理解题目的含义;
③ 思考题目所提示的文章体裁,选材范围,中心内容。
江苏以“人与路”为题,广大考生均有话可说。优秀的考生会充分发挥,写出精彩;中等水平的考生可以正常施展,尽力攀上更高的层次;平时水平不高的考生,也可以有一个稳当的平台,真实地展示自我。既拉开了差距,又皆大欢喜。
此题有三段“启发语”前两段,聚焦于“创新”,符合当今社会的取向;第三段“还有人说……”让考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去抒写自家之言。(附 优秀作文4、5、6)
它们给我们的启示是:
1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弄潮儿,这是作文之本,写作之源,创新之桨;尽力拓宽生活面,更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要写现实,写自己,不要动不动就“回到古代”,动不动就“复述经典”。
2要独立思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努力换一个角度审视人生、审视万物,这是作文立意、写作构思的关键,否则,就不可能“机智”,不可能“生长”。
以上海2006高考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为例说明:
上海的作文题发人深省,可谓紧扣时代脉搏,可虚可实,可大可小,可谓题材广泛,思路开放,收缩自如。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紧扣现实生活,也可以触摸心灵,可写关注弱势集体,表达家庭温馨,沟通隔阂的心灵,可写建设和谐社会,紧跟世界潮流。
①从字面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