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2张,制作精巧,教案约1740字。
<<推敲>>教学设计
栖霞市庙后镇中学 王洁
设计理念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教材分析
<<推敲>>是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课。它是记叙古代诗歌创作中“炼字”情况的诗话,文章通过贾岛苦吟和大诗人韩愈帮他推敲诗句的故事,说明写诗要反复推敲,要专心致志。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故事很熟悉,没有理解上障碍,主要是有使学生在诵读中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推敲”这一典故的由来,体味“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2、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养成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的学习习惯;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古代诗人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创作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了解“推敲”的由来;
2、学习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对诗句中“敲”字的赏析,体味“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教法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课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照例先请一位同学来讲成语故事。不过,今天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这个故事的内容要与“学习”有关。哪位同学来讲一讲?
师:(先给予评价)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课文也与学习有关――<<推敲>>。(师出示课件并板书课题)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胡仔(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哪位同学读一读?
二、学习目标: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大家一起读。
三、课文诵读:
师: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下面请大家一起听读课文,并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和语调。(师放录音,学生听读)
师:课文听完了,哪位同学愿意来评价一下这段配乐朗读?
师:老师再作进一步的检查——尹、辔(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