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20个字。
《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切点理读课文内容及小说结构特点。
2.看表演揣摩人物形象特征。
3.品精段赏语言析主旨。
【教学重难点】
1.解读“吃草”。对文中“吃草”与“议草”部分的解读,是授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中,明确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认识“吃草”这一问题的;“议草”的作用又是什么;然后才能真正弄明白“草”、“吃草”的意义与内涵。
2.解读“语言”。品读语言,就是品读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本文语言一读平淡无奇,再读余味无穷,表面朴实,实则蕴藏着作者饱满的感情。可耐心引领学生在高声诵读中,品味平实背后的丰厚,无华背后的艳丽!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忆《柳叶儿》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柳叶儿》中作者儿时吃柳叶儿的情形与滋味吗?那可不是一种好味道:苦涩!但它可以给人填肚子,并不会给人带来伤害!可是在长征途中,当大家面临饥饿时,他们唯一的选择是吃草,你想过草的味道吗?而且其中的可能还会有毒。读完王愿坚的小说《草》,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二、抓切点理读课文
1.抓切点理故事。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它都有数个切点,抓住这一切点,我们就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全文的内容带出来。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尝试找一个切点,沿着它理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理内容。
(1)草:躺在草地→回忆砍草→吃野草中毒→持野草求救→周副主席尝草→命令勿食有毒野草→感谢野草→记住这些野草(吃的是草,流的是血)。
(2)救人:杨光为救人昏倒草地→救人心切与医生争执→医生需救周副主席→副主席为救众人尝野草→杨光携草传达救人命令。
(3)变化:A.杨光:摸黑冲、爬、昏→踉踉跄跄走上山包→横倒身躯滚→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是足能一走出草地(乏力→虚弱→沮丧→自信→信心十足)。
B.周副主席:开了一夜会,又发高烧,昏迷→缓慢欠起身→疾病折磨变化大→从昏迷中醒来→他倚在卫生员肩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周副主席严肃地点点头→那浓浓的胡须绽开了,宽慰地笑了。(昏迷→衰弱→坚定→宽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