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5310个字。本试卷着力于检查学生对四五两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知识拓展迁移的训练。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2007年秋学期初一年级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王杉 审核人:姚慧琳)
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相信自己吧! 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晚秋的澄( )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梁时时摇yè( )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 )上了凋bì( )的颜色。
2、结合语境,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趟儿”这里指“赶得上”的意思。)
B、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卷帙”这里是画像的意思。)
C、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成)。
D、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这里指人类过去不能飞出地球踏上别的星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说,“非典”疫苗在最近几个月内问世是不言而喻的。
B、6月1日,三峡工程下闸蓄水了,人们通过电视转播目睹了这一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
C、他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钢琴大师的演奏。
4、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一文从第三节开始,依次描绘了春天的五幅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描绘了春天的动人景象。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句中的诗句出自杜甫的《观刈麦》。
C、《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点,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一中心。
D、《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他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呐喊》、《茶馆》等。
5、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 )(3分)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 产生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能做到这些,你 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A、首先 一旦 如果 一定 B、必须 如果 只有 才
C、首先 如果 只要 就 D、必须 一旦 只要 就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多哈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一举囊括了428枚金牌中的165枚,连续第七次荣居金牌榜第一名。
B、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代表团访问大陆后,他的支持率上升了大约7%左右。
C、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我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7、“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每空一分,共11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3)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4)《<论语>八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三峡》一文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山的高峻的句子是
, 。
(6)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7)看吧, , ,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