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五柳先生传》课堂实录
授课过程实录: 一、前置补偿,导入新课:
师: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东晋田园诗人 写的《 》一文,后常用来借指 。
生:陶渊明 桃花源记 幻想(想象、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师:除《桃花源记》外,我们在初一时还学过陶渊明的一首诗,谁能背诵一遍呢?
生:(背诵)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师:这位同学背得非常准确,通过以上两篇诗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陶是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你们想更多地了解陶渊明吗?那么让我们一起去采访一下“五柳先生”吧!
板书课题 二、精讲点拨,略通文意:
师:范读课文,强调重音、句读、语气。
生:(朗读两遍) 师: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试着疏通文章大意(巡回指导,排疑解难)
三、师生互动,构建板书: 师:现在大家已经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认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扮演“五柳”来个“答记者问”,好吗?
生:(惊讶) 师:(问一生)请问先生您贵姓啊?(你就是“五柳先生”了)
生:我没姓。 师:那先生叫什么呀? 生:我也没有名。 师:谁来接着采访“五柳先生”呢?谁来当记者(生纷纷举手) 生:请问先生是哪里的人呢?
生:我不知道。 师:我们已知道本文是陶渊明写的一篇自传,他真的连自己的姓名和籍贯都不知道么?他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呢?这又暗示着作者的什么身份呢?(隐士)
生:(继续采访)那先生又为什么叫“五柳先生”呢“ 生:因为我家种有五棵柳树,因此用它做号。 生:请问先生性格如何? 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先生有什么爱好吗? 生:我平时最爱读书,但并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生:先生平时爱喝什么饮料呢? 生:我爱喝酒,并且一喝就醉(学生笑)
生:先生常自己喝吗? 生:不,我家里很穷,喝不起,常到亲戚朋友家去。
生:先生还有其他的志趣吗? 生:平时也写一些文章,自得其乐。
生:老师我能采访一下您吗? 师:当然可以。同学们,我们为这位同学的勇敢挑战鼓掌。(学生鼓掌) 生:先生您有崇拜的偶像或知心朋友吗?
师:(思考)有啊!战国时的黔娄就是我的知己。 生:为什么?
师:因为我“不慕荣利”,他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俩算是志同道合吧!
生:可黔娄是战国时的人,您在现在就没有知心朋友吗?
师:(沉吟片刻)恐怕没有,至今还未曾找到,可说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学生鼓掌)
生:……
师生共同归纳板书:
不汲汲于富贵 以古贤自比②
赞
无怀氏,葛天氏之民
①师: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陶渊明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②师:这种“以古贤自比”的写法,我们在以前也曾学过。
生: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句 即此写法。(师笑,众生鼓掌)
(学生依据板书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