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10字。
《高祖本纪》教案
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 方华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1—4自然段,探究刘邦的个性特点。
2、指导学生文字,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及其走向成功的原因,初步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本课重点文言虚实词及特殊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把握1—4自然段基本内容,分析概括刘邦的性格特点及其走向成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名学生说说《鸿门宴》中刘邦的形象。
教师明确:公元前206年12月,在鸿门举行宴会,即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刘、项两个军事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并由此展开了长达5年的“楚汉之争”。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运用对比,利用矛盾冲突等多种手法,塑造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鸿门宴中的刘邦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圆滑机警、能言善变、礼仪备至。今天我们来学习司马迁专门为这位汉代开国皇帝写的传记《高祖本纪》,更深地了解高祖其人,进一步熟悉《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疏通1—4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
【注音】
刘媪( ) 大泽之陂 ( )酒雠数倍( )折券弃责 ( )喟然太息( )单父人( ) 狎侮( ) 乃绐为谒( )好相人( ) 箕帚妾( )
【找出通假字】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 遂坐上坐,无所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竟酒,后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臣有息女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翻译】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三、合作探究
问题设计: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重在突出刘邦的“人性”还是“神性”?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第一部分(1-4):刘邦姓氏、籍贯、家庭、出生以及做泗水亭长时候的事情。
补充资料: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