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80字。
  25 短文两篇
  【解读目标】
  1.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 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
  【解读学法】
  古人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加强诵读,本课所选的两篇古文,篇幅比较短小,同学们可以采用“三步入境读书法”,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来理解文章内容。
  首先,通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难句。尤其是熟记一些文言实词的意思,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一句中“去”的意思是“距离”。第二步,再读文章,全文翻译,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第三步,大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如:这两篇文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精神。《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那些道理。在朗读与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夸父逐日
  【解读文题】
  1. 感悟文题 
  太阳,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下面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太阳有关,其中所体现的古人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思索。
  2.感知作品
  《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3.了解背景
  关于夸父 
  (1)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考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载天〕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②〔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③〔把〕手 
  里攒着。④〔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⑤〔日景〕日影,即日光。 
  ⑥〔逮〕追上。⑦〔禺谷〕又叫“虞渊”,是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处。⑧〔将〕乃,就。。有人,珥②两黄蛇,把③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④,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⑤,逮⑥之于禺谷⑦。将⑧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死于此〕晋郭璞《山海经注》:渴死。 (《山海经•大荒北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