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7310字。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有很多综合性的能力考查题。
  2008年春3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拟题:韩宗秀    满分:120分    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 写(6分)
  请将下边这段话的三个错别字改正过来,使这段话完整正确,然后选取这段话中你喜欢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方格里,并请注意整份卷面的整洁。
  生活的价值何在?有的人显郝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聊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决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阅 读(54分)
  一、古诗文“悦”读。(17分)初中三年来,你已经阅读了大量的古诗文,有没有想过尝试新的思路和角度,使“阅读”变为“悦读”呢。在下面1-7题的题目中,就请你具体感受一下其中的乐趣吧。
  (一)你知道“诗中有画”这句话吧,重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请你展开美妙的想象,一步步走近画面,看活画面,最终融进画面,在1-2题的完成中把自己带进美妙的艺术境界。(6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请找出诗中所写景物至少三种,并给景物添上色彩。如:A1:翠竹、B1、C1、D1
  2、加上恰当的词语使三种景物动起来。如:A2:翠竹摇曳、  B2  、  C2  、  D2  
  (二)很多成语都是出自古代寓言故事。“呆若木鸡”这个词,如今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出自《庄子•达生》,请读一读原文,完成3-7题。(11分)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3、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引用原文回答)(2分)
  4、翻译“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2分)
  5、联系生活和阅读经历,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2分)
  6、这个词语在长期使用中衍生出了新的涵义,意思产生了变化。你知道还有哪些成语也是这样的情况吗?请举出一例具体解释说明其古今义的差异。(3分)
  7、庄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的代表人物,先秦诸子散文中有许多名篇名句,至今脍炙人口,请你再任意举出其他一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名句。(2分)
  二、名著综合阅读。(14分)为积极响应学校“与经典同行,打造书香校园”活动,班内举办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加,结合下面材料,请你完成8-11题。
  【材料一】林黛玉,不想刚走进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意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                                                    ——曹雪芹《红楼梦》
  【材料二】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德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