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70字。
  1、理想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搜集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③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方法一: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导入方法二:同学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作者介绍:
  流沙河,当代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经常被揪去批斗,挂黑牌、戴高帽、被毒打、关押,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2年。但诗人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一直坚持勤奋写作。“十年浩劫”结束,诗人终于重见光明,迎来了文学事业的又一春。《理想》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报警磨难之后对理想的深刻而真切的感悟。范朴真为先生所作的藏头诗:
  “流金岁月滤沧桑,沙石飞卷旧时光,河汉曾经草木秀,清风无痕自留香。”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2.教师范读全诗。
  提示:《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的“理想使……”,使每节诗的形式整齐统一,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参差的美、节奏的美、和谐的美,使理想内涵得到多角度的揭示,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得益彰。朗读中要感情饱满,语调适当高亢一些,尤其要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气势。
  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4.学生集体朗读。
  提示:集体朗读可模仿合唱和交响乐的形式:依诗歌脉络而安排2~3、4~7、8~11节男女生分读,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四、梳理层次:
  方法一:
  思考: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明确:
  a.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独立思考)
  如有困难,启发:从两类句式入手
  理想是……
  理想使……
  学生可能涉及的想法如下:
  ⑴ 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⑵ 理想的意义、作用。
  ⑶ 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
  ⑷ 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之努力奋斗。
  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独立思考,如有困难,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涉及的想法如下:
  ⑴ 理想是前进的方向、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⑵ 理想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支柱。
  ⑶ 理想给人的精神、力量(乐观、斗志、活力)
  ⑷ 理想能净化人的灵魂。
  ⑸ 理想对不同人的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