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80字。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张 蕾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3、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媒体】课件、《三国演义》主题曲
【教学方法】(四读法)
1、泛读,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2、精读,分析人物性格,探究杨修的死因。
3、赏读,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4、延读,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一位人物杨修是怎样的形象。(师板书课题)
二、泛读,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①字词②翻译(研讨练习三)③提出朗读要求
2.布置任务:学生分别从杨修和曹操的角度来复述课文。
(设置此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复述概括能力,在转换身份讲故事的过程中,既让学生熟悉情节,也使学生对人物有自己的理解。)
3、提问:刚刚同学们复述的情节中有许多小故事,哪一个故事你最喜欢,请为它取个小标题。
明确: 私解“鸡肋”
分食酥饼
揭梦中杀人
密告曹丕
教植斩吏
为植作答教
4、提问: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杨修触怒曹操导致身死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5、提问:叙事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本文属哪种方式?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插叙。目的在于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