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30字。
小班化环境中“三分一合”作文教学法研究
玉环县干江中学 叶桂桃
作文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论的影响较深,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双基落实,强化程式训练,形成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很难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势必造成“优生”严重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不能体现个性的 “一刀切”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培养。
如今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合作交流应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有就越来越高。在我们教育中,由于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和独立做事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共事的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彼此之间关系的孤立、封闭、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创造意识薄弱等问题。而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培养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采取“三分一合”作文教学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促使学组各成员应尽力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而小班化教育由于班额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频率,使每个学生都能均衡地得到老师的关怀和指导,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在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与传统的大班教学相比,小班化形式又为“三分一合”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更能体现学生教育均等的权利。
那么,到底什么是“三分一合”作文教学法呢?所谓“三分一合”作文教学法就是把全班的学生按均衡建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组,进行课堂教学时,以学组为主体,以学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学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学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地来说,“三分”是指分层定标、分层训练和分层评价,“一合”是指学组合作。这种把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结合起来的作文教学模式就能达到“既分工又合作,既分层又共进”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当然,操作是最关键的,只有正确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才可以事半功倍,取得预期成效。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要进行某项研究,必须先对研究对象有所了解。作文教学研究自然要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现状作一调查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作文现状的调查,我们认为:在作文教学上,若不采取“先分层指导、后协调共进”的分层协同、合作达标策略,是难以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
其次,要把学生因能分层、配编学组。
这是“三分一合”作文教学的前提。因能分层,就是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现状,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三层可由学生自愿报名,教师可适当调整。三层分别是A为初等,B为中等,C为优等(故意打破A为优等的惯例,使学生有成功感)。4-6人一学组,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每组设组长一人,负责处理本组出现的重大问题,收交作文。初次合作作文时,应选择本学组作文水平较高又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组长,其后可轮流担任组长,避免总是优生唱主角的现象,提高各层合作的积极性。定位是暂时的、流动的,学生数也不固定。明显进步者,可申报换组,以激励竞争、不断进取。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给每个学组的同学定出作文教学的目标,不同层次间要求不尽相同,是学生“跳一跳都能采到胜利的果实”,品尝成功的喜悦。否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同学的作文,永远得不了80分,写作文就难以有兴趣可言。
再者,要对各学组进行技能培训、各尽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