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7720个字。
2008年城北初中4月初三语文调研模拟试卷
出题人:沈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充实而愉快的初中生活快接近尾声了。三年来,你播种了几许希望,洒下了几多的汗水,还会收获即将到手的成功。这次考试就是你收获成功的一次尝试,请相信自我,沉着冷静,用好时间,工整书写;相信你一定能发挥最佳水平。这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有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请将自己的有关信息填写齐全。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合分人 核分人
1-6 7-10 11 12-15 16-20 21-25 作文
得分 评卷人
第I卷(选择题共14分)
第I卷(选择题共l4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强(jiàng)聒膝盖(xī) 跻身(jì) B.解剖(pōu) 殷红(yīn) 粗犷(kuàng)
C.摒弃(bìng) 褴褛(lǔ) 地壳(qiào) D.恻隐(cè) 寒噤(jìn) 攒聚(cuán)
2.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1) 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了所有的山头。
(2) 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也只有唐人做得出。
(3) 我们坚信,不管前进道路上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团结、锐意进取、居安思危、埋头苦干,我们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A.攻占气派只要/就B.攻占气势只要/就
C.开满气势只有/才D.开满气派只有/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天上翻云覆雨,让自然听我们使唤。
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C.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不期而遇。
D.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南方雨雪灾害的影响,猪肉、蔬菜等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仅有的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又是世界双遗产。
C.展览馆陈列着各式各样伽利略过去使用过的东西。
D.能否做到不闯红灯,是衡量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高尔基,苏联作家。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中,乌云、狂风、波浪、雷电、暴风雨等象征着沙皇反动势力。
B.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写于1906年,文章通过一个人克服饥饿、寒冷与病痛,在绝境中求生的传奇经历,表现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意志,故事奇特,情节紧凑。
C.《阿里山纪行》通过移步换景,形象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美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含蓄地表达将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
D.小说《孔乙己》中多次出现的笑声,一方面是作者对孔乙己好逸恶劳、自命清高等劣根性的批判与否定,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缺乏同情、麻木不仁精神状态的批判与否定。
6.依次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在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对应着一个核心概念,或曰核心价值。正如哲学之对应,道德伦理学之对应,法律之对应,体育之对应,圣和美则分别是宗教与艺术的核心概念。
①真②力③安④善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②①③
得分 评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6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7.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3分)
我喜欢同风浪搏斗,驾(yù)坚固的小船服从于我的意志和(lǚ)力,它轻轻地掠过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水波使它上下颠(bò)。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摘自《享受生活》)
8.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论语〉八则》)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③______ 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④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 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⑦两题请任选一题。
⑥写出《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
⑦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9.名著阅读。(6分)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四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杨志,回答问题。
(1)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写出他们的绰号,说出他们上梁山的原因。(3分)
姓名:绰号:原因:。
(2)班上举办《水浒传》读书讨论会,主持人请你就“拳打镇关西”一事,谈谈两个问题:一是你对鲁智深的看法;二是假如当今社会里,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1+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