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60字。
  《故乡的榕树》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对于故乡真挚眷念的感情。
  2、通过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赏析文学作品,找出不同的作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如果你是一叶小舟,故乡就是你永远牵挂的岸;如果你是一只风筝,乡情就是你无法挣脱的线。乡愁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朴素的情感之一。无论是羁旅漂泊的苦楚、官宦失意的彷徨、还是亲人阻隔的悲怆,都可以从乡愁的苦痛中寻到一脉深深的根。乡愁,是漂泊者不朽的灵魂之歌。它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蕴涵,成了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故乡的榕树,去体味在异乡漂泊的游子的心声。
  二(拓展延伸)古诗与歌曲中的乡愁比较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大家可以回忆自己所学过的关于思乡的诗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齐背。(多媒体展示)唐李白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情怀,杜甫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出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除了诗人的思乡还有许多歌手所唱的思乡的歌曲也脍炙人口,大家听过的有那些呢?费翔的《故乡的云》,刘欢的《弯弯的月亮》,虽然是老歌却依然经典。优美深情的歌声蕴涵着多少对故乡的思念啊!(多媒体展示)。
  三(拓展延伸)两首乡愁诗的比较
  听完两首思乡的歌,不知是否勾起了大家的思乡情?咱们班有不少同学来自省内各地,大家现在在外求学想家么?想家时是什么感受?(提示:今年的中秋节你是如何过的,心情如何)。想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电话问候一声平安,可以坐上汽车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台湾,这个大陆的游子,因为我们共知的原因一直在海中孤零零的飘荡,台湾人民有家难归,亲情难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蓉的同题异作——《乡愁》,听一听两位台湾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唤!(先请全班来朗诵诗歌)
  简析余光中《乡愁》
  提问:(诗中将乡愁分别比做什么?)
  回答:比做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诗的每一小节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小时候的与故乡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至此处,我们不禁会感叹,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呢?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品味了余光中的《乡愁》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1岁就离开故乡的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直到1989年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回国讲学期间,谈及故乡,她竟在几千人的会场里几次失声痛哭,可见其对故乡的眷恋之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