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4170字。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教师版)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菜qí( ) 蝉tuì( ) 叮zhǔ( ) shùn息( )
书shú( ) 轻jié( ) 花pǔ( ) shàn笑( )
答案:畦 蜕 嘱 瞬 塾 捷 圃 讪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拍雪人和塑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2)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答案:(1)鉴定和欣赏。(2)少有人来。(3)形容人声喧闹。(4)告别的歌。
3.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既是对一位心爱的小姑娘的劝慰,同时也是勉励自己来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困难和挫折。( )
(2)《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是写诗人自己的生活道路。( )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
答案:√ × √ √
4.名句积累。
,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
独坐幽篁里, 。 (《竹里馆》)
从学过的古诗中,请选择最能给你启迪的两句诗写在下面:
, 。
答案:峨嵋山月半轮秋 弹琴复长啸 略(提示: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等都可以。)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5.以上二段选自课文 ,作者 。(2分)
答案:《伤仲永》 王安石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世隶耕( ) (2)宾客其父( )
(3)日扳仲永( ) (4)泯然众人( )
答案:(1)属于
(2)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3)通“攀”,牵引
(4)完全
7.“未尝识书具”其中“书具”指书写工具,即 、、 、 、 文房四宝。(2分)
答案:笔 墨 纸 砚
8.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他父亲每天带他去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好好学习。
9.一个五岁的孩子,连书写工具都没见过,就能“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世上有这样的“奇才”吗?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何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