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7520字。“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
2007-200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 二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龙海二中 杨井菊 审题人:龙海二中 曾荣福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1-2题。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自春色”、“空好音”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
“空”可以解释为“自”。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即《隆中对》中所说天下大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及辅佐刘禅守业治国。
D、“长使英雄泪满襟”,指作者杜甫常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垂泪。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前四句写丞相祠堂,后四句写丞相本人,但对祠堂的描写已暗含丞相本人。
B、“何处寻”的“寻”字,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心思其人,才要
寻其庙
C、“三顾频烦天下计”,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和礼贤下士的精神。
D、《蜀相》写于公元760年,杜甫写此诗与当时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有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楚之精英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之也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归类正确的项( )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⑦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⑧籍吏民,封府库
A、①④⑧/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⑦/④⑧/⑤/⑥
C、①/②③⑦/④⑧/⑤/⑥ D、①③⑦/②④⑧/⑤/⑥
5、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6、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殡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B、“辇”指人力拉的车,专供帝王出行时乘坐。
C、“剽掠其人”中的“人”就是指“民”。因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下文“人亦念其家”的“人”,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D、“妃嫔媵墙”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媵是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
嫔、嫱。
(第Ⅱ卷 132分)
三、(34分)
7、翻译文言文段画线的句子: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