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3820字。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语文2007-2008学年度
下学期月考测试题
YCY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二选择题(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qī)功 盘桓(huán) 佐戎(róng) 不省(yǐng)所怙
B.险衅(xìn) 优渥(wō) 尚飨(xiǎng) 归取其孥(nú)
C.希冀(jì) 煊(xuān)赫 嫠(lí)妇 茕(qióng)茕孑立
D.洗(xiǎn)马 逋(bū)慢 匏(páo)樽 山川相缭(liǎ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殒首 少不更事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拔擢 杯盘狼藉 黄天后土实所共鉴
C.桂棹 矜闵愚诚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漱涤 如怨如慕 相与枕藉乎舟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葛朗台把一把路易摔在床上的时候,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B. 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
C.陈奂生进城,并不象走进贾府的林黛玉那样,首鼠两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D. 2004年12月5日,必将在人类抗击疾病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世界上第一个SARS病毒灭活疫苗通过Ⅰ期临床研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的事件为素材,描写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的理解。
B. 通过长期的鉴赏,使我们获得了阅历,获得了智慧,获得了才华,获得了情趣,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开阔、充实和优美。
C. 备受瞩目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11月25日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全票通过,并将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D.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5.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省所怙 汝来省吾
B.月出于东山之上 谪潇水上
C.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虽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D.不矜名节 犹蒙矜育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皆不幸早世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B.举酒属客 属予作文以记之
C.纵一苇之所如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D.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故姓是溪为冉溪
7.下列各句中没有有词类现象的一项是 ( )
A.合流屈曲而南
B.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C.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D.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①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③气息奄奄 ④志气日益微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