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20字。致橡树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的主题。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意义。
  4、初步懂得鉴赏新诗的一般方法并体会其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课前播放《梁祝》,上课后停止)
  同学们,刚才一曲《粱祝》奏响了爱的永恒,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热血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为之而歌,为之而舞,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爱情诗,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二、读一读,感知课文  
  1、欣赏《致橡树》朗读,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诗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3、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简要地说明自己喜欢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说一说,分析诗的内容
  (一)初识诗歌
  1、走进作者
  舒婷:1952年出生。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7年后,她的诗陆续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引起了诗坛广泛的关注。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作品198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双桅船》(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诗集一等奖)。其后出版的诗集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和散文集《心烟》等
  2、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3、解  题
  A、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木棉致橡树  木棉的自白
  (二)鉴赏诗歌
  1、、鉴赏新诗的一般方法
  创作:  意  → 象
  鉴赏:  象  → 意
  2、对话作者
  (1)、这是一首怎样的诗?爱情诗?爱情哲理诗?作者又是如何把抽象的主题形象地表达出来的?
  参考:爱情诗。借助了一系列的意象。
  (2)、其中哪些意象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哪些又是持肯定态度的?
  参考: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
  (3)、作者写到“日光”、“春雨”两个意象时,不像前边有完整的句子。如果让你补充完整,这两个句子该怎么写?
  参考写法:
  甚至也不止日光/用慷慨的光热/使你容光焕发
  甚至也不止春雨/用无声的甘露/为你洗去一路风尘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4)、如果去掉前面这六个意象,诗歌的表达效果会如何?
  我如果爱你——
  绝不借你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为你重复单调的恋曲;
  也不长年送来慰藉;
  也不衬托你。
  甚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