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致橡树》教案26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6 KB
评级:
时间:
2008/4/12 13:24:15
下载:
本月:1 总计:11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120字。致橡树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的主题。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意义。
4、初步懂得鉴赏新诗的一般方法并体会其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课前播放《梁祝》,上课后停止)
同学们,刚才一曲《粱祝》奏响了爱的永恒,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热血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为之而歌,为之而舞,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爱情诗,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二、读一读,感知课文
1、欣赏《致橡树》朗读,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诗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3、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简要地说明自己喜欢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说一说,分析诗的内容
(一)初识诗歌
1、走进作者
舒婷:1952年出生。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7年后,她的诗陆续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引起了诗坛广泛的关注。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作品198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双桅船》(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诗集一等奖)。其后出版的诗集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和散文集《心烟》等
2、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3、解 题
A、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木棉致橡树 木棉的自白
(二)鉴赏诗歌
1、、鉴赏新诗的一般方法
创作: 意 → 象
鉴赏: 象 → 意
2、对话作者
(1)、这是一首怎样的诗?爱情诗?爱情哲理诗?作者又是如何把抽象的主题形象地表达出来的?
参考:爱情诗。借助了一系列的意象。
(2)、其中哪些意象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哪些又是持肯定态度的?
参考: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
(3)、作者写到“日光”、“春雨”两个意象时,不像前边有完整的句子。如果让你补充完整,这两个句子该怎么写?
参考写法:
甚至也不止日光/用慷慨的光热/使你容光焕发
甚至也不止春雨/用无声的甘露/为你洗去一路风尘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4)、如果去掉前面这六个意象,诗歌的表达效果会如何?
我如果爱你——
绝不借你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为你重复单调的恋曲;
也不长年送来慰藉;
也不衬托你。
甚至……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致橡树》ppt79 人教版
《致橡树》音频朗读4 人教版
品格独特的意象、美好真挚的爱情——《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
《致橡树》课堂实录6 人教版
《致橡树》ppt78 人教版
《致橡树和我愿是急流》视频课堂实录 人教版
《致橡树》ppt77 人教版
《致橡树》ppt76 人教版
《致橡树》ppt75 人教版
《致橡树》ppt74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