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930字。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点中学联谊校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2008年1月
  命题人:齐市一中  高孟辉    实验中学 田吉
  第I卷   选择题(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桀傲    菲薄    芸芸众生    冥顽不灵
  B.蕴藉    显赫    直截了当    夙兴夜寐   
  C.阑珊    耿介    羽扇纶巾    归根结缔  
  D.暮蔼    萧索    愤世嫉俗    鼎鼎大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你应该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决不能对善意的批评置之度外。 
  B.去年五月,北京移动公司终于通过话费套餐的形式降低了手机资费。但公众仍质疑:降价为何如此犹抱琵琶半遮面,就不能更加透明点吗?
  C.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但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独辟蹊径,化大境为小景,可谓佳句。
  D.爱读书绝非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D.文化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4.下列诗句所吟咏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②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③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A. ①李贺   ②孟郊    ③苏轼    ④李清照 
  B. ①李白   ②孟浩然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C. ①李贺   ②孟子    ③辛弃疾  ④柳永
  D. ①杜甫   ②陶渊明  ③苏轼    ④柳永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二十四桥何在   
  吴锡平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作《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可以说,在所有歌咏扬州的诗词文赋中,要数这一首最为脍炙人口,也最广为人知。尤其是后两句简直成了扬州秀丽风景的一枚经典徽章。事实上,很多人也正是从这两句诗出发,溯源而上,认识二十四桥,认识瘦西湖,继而认识扬州的。可是,在那些纷至沓来徜佯陶醉二十四桥景区美妙优雅的景色中的天南海北客中,又有谁知道,杜牧这首几成绝唱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悬疑千古的谜题:二十四桥所指为何?位居何处?岁月流转,和世间许多事物不知所终一样,事实上的二十四桥已经湮没在历史烟云的深处。如今来探究它的身世,只能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检索那些历朝历代留下的关于扬州的诗词文章,二十四桥的身影频繁闪现,对其的记载、理解自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盼之间,就和春日里的扬州一样“乱花渐欲迷人眼”了。细细梳理这些隐藏在纸本册页里的文字,大体可将其归纳为这样几种:
  一桥说。最有力的佐证莫过于白石道人姜夔的那首著名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细细品味词中意境,当指一座桥无疑。与白石道人同处宋代的另外几位诗人,他们描写的二十四桥,亦可认为是指一座桥。如韩琦“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赵公豫“桥在大业间,今已倾圮”;吴文英“二十四桥南北,罗存香分”等等。
  二十四座桥说。这一看法最开始由北宋沈括提出。沈括作为我国北宋时杰出的科学家,以科学的方法和务实态度,在其传世名著《梦溪笔谈》之《补笔谈》中,对扬州的二十四桥逐一进行了落实,详细记载了二十四桥的桥名和地理位置。但有人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