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4660字。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注意: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臃zhǎng ( ) 木jī( ) pèi( )头
金pǒ( )罗 ( )háo鸣 深suì( )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祈祷 杂乱无张 家喻户晓 群蚁排衙
B.屏障 妇孺皆知 —拍即合 —反既往
C.玉簪 马革裹尸 一泄千里 凌乱不堪
D.狂澜 潜心惯注 鞠躬尽瘁 慷慨淋漓
3.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是( )。(2分)
①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 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 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
②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 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 过去的。
③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 的 的目光。
④“英子,不要怕, 什么困难的事, 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A.①散发 垂 ②走 冲 ③尖锐 探求 ④无论 只要
B.①弥漫 伸 ②碰 冲 ③锐利 探询 ④不管 只有
C.①生发 飘 ②来 闯 ③锋利 征求 ④不论 只有
D.①弥漫 飘 ②来 闯 ③锐利 请教 ④不管 只要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法国作家。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英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手法。
5.默写(10分)
①山际见来烟, 。 ,
。 (吴均《山中杂诗》)
② , 。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木兰诗》中形容北方天气苦寒、极言战地生活艰苦,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句子
是: 。
④《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
。
⑤写出一句抒写友情的诗句。
。
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的意思。(4分)
①狐仙姑深夜的谰语。谰语:
②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含蓄:
③我认识奥本海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妇孺皆知: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涉猎:
7.造句(4分)
①人声鼎沸——
②义愤填膺——
8.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