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8870个字。
溧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书写分3分在作文批改中体现);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3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③▲,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④采菊东篱下,▲。(陶潜《饮酒(其五)》)
⑤▲,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⑦▲,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诗言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表达了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范仲淹《渔家傲》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思乡与忧国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苏轼《江城子》中的“¬¬¬¬¬¬¬ ▲,▲,▲”抒发了为国杀敌立功的壮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初三(1)班开展了“徜徉书海,享受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的活动内容。
2.下面是李明同学写的一份活动倡议书片断,请给文稿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带领我们áo游于知识的海洋。书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是陶冶情操的工具,是启dí智慧的钥匙。读书将会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羸弱,人生不再孤独。
拓展(▲)哺育(▲)áo ▲游启dí ▲
3.张扬同学写了一段读书心得,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3分)
①徜徉书海,我享受到无穷的乐趣。②读一本好书,就像欣赏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令我赏心悦目。③读一本好书,好比品味一杯醇厚无比的龙井茶,使我心潮澎湃;④读一本好书,犹如游览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让我流连忘返。
⑴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应将▲改为▲。(1分)
⑵第③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改为“▲”(2分)
4.王强同学组织了一场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请你完成其中一些题目。(3分)
⑴“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中的一位传奇英雄,他的名字叫▲。
⑵“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坳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儿,从西向东,径奔……”这段文字选自《西游记》中的某一章回,与这段文字相关的主要情节是▲。
⑶“他把手枪放到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把枪藏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5.下面是赵刚同学搜集的深圳读书月的“形象大使”——一个头戴博士帽、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悦悦。请你研读图案,说说这一卡通形象的设计意图。(3分)
我的理解:▲
二(4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14分)
【古诗阅读】
6.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___ ▲________的豪情壮志。(1分)
②请你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作一点赏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