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4400字。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人教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短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人迹罕至 荒草萋萋 结然不同 妄乎所以
B 人声鼎沸 一拍即合 妇孺皆知 博学多识
C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 潜心贯注 义愤填膺
D 来势汹汹 锲而不舍 气冲斗牛 杂乱无章
2、请选出不是课本原句的一项 ( ) (2分)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着急!
C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D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 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的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一切人。(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
C 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的排列着。)
D 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这时指贝多芬的脸上喜怒哀乐表情丰富。)
4、根据要求填空。 (6分)
① 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② 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③ “扑朔迷离”一成语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④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关于“黄河”的完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修改下面文字。 (5分)
①那时,我们是快乐的。②每一个清晨或旁晚,我们亲进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③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④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⑴第②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⑵第③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⑶第④句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6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4题。(15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本文选自《 》,该书是______________(人名)主持编篡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分)
9、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
10、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1分)
11、解释加点词(2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篇文章只有119个字,却讲了四个故事,依次为:(2分)
孙权劝学—→[ ] —→[ ] —→鲁肃佩服吕蒙(结友而别)
14、从吕蒙的角度看,本文对你有何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20题。(18分)
以小见大
①那年他11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③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