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2题,约8150字。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命题人:蔡贤龙
  一、阅读下面人物传记,完成1~3题。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
  ① 在英国,10磅纸币的一面印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另一面印着一位英国护士,南丁格尔。在全世界,南丁格尔奖章是授予护理人员的最高荣誉,为了纪念她,国际护理委员会还把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② 1820年,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在佛罗伦萨出生,家族世代富有,在德贝郡和汉普郡各有一处大房子。在汉普郡,南丁格尔家近邻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帕默斯顿。她认识很多政治家和作家,她是一个从少女时代,就认识很多政坛文坛名流的女人,这是一个有教养的家庭,一直鼓励他们的女儿们多思考,她的父亲主张自由博爱。南丁格尔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天资聪颖,从博学的父亲那里学会了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同时,父亲还教她学习数学、哲学和历史。父母给了她和男人一样的受教育机会,因此她期望有机会像男人那样到外面闯荡,这就是她和父母冲突的地方,因为给了她过多教育的父亲,不希望她那么做,她和姐姐不同,更不同于其他的表姐妹,她们看起来都那么快乐,那么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南丁格尔却不快乐。
  ③ 她回忆说:“整个上午我们就坐在休息室的桌旁,看看报,读读书,每个人高声读自己手头的书报,隔五分钟相互聊两句;下午出去骑骑马,由于白天的无所事事,到了晚上女人们开始感到一种身体里积聚的无处宣泄的能量。每到夜晚躺在床上,都会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④ 南丁格尔一生唯一真正爱过的男人理查德·蒙克顿·米尔恩斯,他是一个有教养、精于世故的男人,是一个慈善家。很多方面和南丁格尔志趣相投。南丁格尔的父母把他看作是理想的女婿人选。他曾三次向南丁格尔求婚,南丁格尔没有拒绝,但总往后推。在第三次求婚后,她终于说出来不能嫁给他。南丁格尔说:“我爱你,但我不能和你结婚……在这31年里,我总想到死亡,我愿意嫁给他吗?我主动放弃。这种建立真实而富有的生活的机会,对我却像在选择自杀;当然我现在的生活,也是种自杀。”
  ⑤ 当出身贵族豪门的南丁格尔决定从事护理工作时,曾被家族视为奇耻大辱。32岁那年,以一年500英镑的收入,南丁格尔在德国接受了护理训练,1854年10月21日,南丁格尔携同38名护士前往康斯坦丁堡。她们的使命是前去照料那些从克里米亚穿越黑海、运回斯库台野战医院的伤兵。
  ⑥ 南丁格尔很明白,她自己经验不足,也没有管理过这么多人,更没有上过前线,但她知道自己代表的是英国妇女。假如她失败了,女人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她说:“1854年11月4日,我们乘船于今晨到达康斯坦丁堡,我们还不知道部队医院为我们做了什么安排……”
  ⑦ 这里不异于一个死亡营地。2000名伤病人员躺在走道两旁的垫子上,中间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伤兵们全挤在斯库台营地,那儿没有足够的活水,疾病猖獗,霍乱、痢疾、腹泻、寄生虫、虱子、老鼠。病人没有床,没有被褥。没有任何保持个人卫生的办法。有人死于冻伤、坏血病、肺炎,还有人自杀,一小部分士兵自杀了。人们更不了解微生物和细菌,不知道细菌导致疾病。
  ⑧ 南丁格尔和护士们住的房间里到处是老鼠,正在腐烂的俄国士兵的尸体喂养着这些老鼠们。医院的负责人见到南丁格尔,并不高兴。他们不知道该让她们做什么,觉得她们给医院添了麻烦。面对这些排斥,南丁格尔据理力争,但是,医院就是不让她们工作。她只好等待。很快,成千上万伤兵被送到医院。医生们也对付不了了。
  ⑨ 斯库台挤满了从前线下来的重伤员。他们不光受了枪伤,有的是被剑刺伤的,伤口很快化脓感染。南丁格尔和护士们马上投入工作,给伤兵清洗伤口、扎绷带、盖毛毯。有时为捆扎绷带,要连续数小时跪在那儿工作。
  ⑩ 南丁格尔重视那些军衔很低的伤员和普通士兵的生死。士兵们第一次感到有人关怀他们,他们不再仅仅被看作是炮灰。由于战斗极其残酷,士兵相继死亡。南丁格尔对很多在凄冷孤独之中断气的士兵,怀着深深的同情。她非常希望“不再出现在失意中孤独死去的士兵”,为此她在那些行将死亡的士兵眼前,竭尽全力进行护理、鼓励。看到她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频繁地跑来跑去,士兵们甚至以为医院里有好几个南丁
  (11)她全力照顾普通士兵。她经常整晚不睡,守候着那些快死去的士兵,她写了几千封慰问信,给那些死难士兵的父母,告诉那些妈妈们说,您的儿子死了,但走得很安详、平静。
  (12)英国首相玛格利特· 撒切尔夫人说:“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
  1.传记开头对传主家庭和爱情进行详细叙述的目的是什么?(5分)
  答:
  2.分类概括⑦⑧两个自然段描写的营地环境的特点。(4分)
  答:
  3.英国首相的话是对传主的充分肯定,请你结合传记分析传主为什么是“最伟大的人”。(6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调查,完成4—6题。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
  一
  华裔导游王先生在华盛顿的一个华人旅行社任职,干这行已有十多年,接待了很多中国来的旅游团。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采访时说,绝大多数中国游客的表现是好的,但确有一些人的行为举止非常不妥,最常犯的两大“毛病”,一是到处拍照,二是大声喧哗。
  美国是个非常注重私人权益的国家,很多人在自家大门上写着“私人财产,不许进入”的字样。一些不明情况的中国游客,看到人家的房子或院子很漂亮,不但私自进入观赏,还四处拍照,这当然会遭到房子主人的严厉警告。即便在公开场所,中国游客也应注意哪些设施可以拍摄和录像,哪些不可以,否则可能陷入麻烦。《纽约时报》曾报道一位来自尼泊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