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湖北省黄冈八模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鄂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91 KB
评级:
时间:
2008/5/7 21:45:22
下载:
本月:1 总计:43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9720字。黄 冈 八 模
2008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分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沮丧 钟灵毓秀 故伎重演 有则改之 无则加免
B.昭雪 满腹经纶 和盘托出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C.妨碍 众志成城 秘而不宣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D.纪要 勉为其难 孺子可教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组是
A.基于一种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军旅作家董保存认准了自己的笔锋所向,孜孜以锲而不舍,连续推出记述我国将领的精品力作。最近又有传记文学《笔记开国将帅》付梓面世,引起了广泛关注。
B.作为政府官员,在房价问题上要慎言,不仅不宜随便发表客观上催生房价的“个人看法”不允许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唱高调,还应反躬自问:落实客观调控措施,是否已经恪尽职守?
C.中国田径整体水平不高,大赛中看点不多,这是事实,而且已经存在很多年了。细说起来,既是纵深的差距又有大面积的空白。盯住一个刘翔,再红再火,也是挂一漏万。
D.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和功德教育的重压下,书法教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受宠”后,很快又被打入“冷宫”,而近年来电脑的普及,更为书法教育的日渐式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的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中国春节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B.今年南通籍毕业生已突破4.2万人,按半数返通就业估算,加上积淀下来的往届生,来通就业的异地毕业生等因素,我市未就业毕业生“蓄水”总量不断增加。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承担着同样的救助患者的使命,也面临着程度相当的医疗费拖欠问题,却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这就增加了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难度。
4.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瓢瓢欲飞;
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④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门神俱乐部 殷罗毕
在距今2500年左右(也就是史称战国的时候)的一本书里有如下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这本著名的杂书是《山海经》。
在书里,神茶、郁垒还只是四个黑魆魆的汉字,但很快,神茶和郁垒就大变活人到了国人们的门前。汉代,在除夕欢乐喜庆的日子里,为防止鬼魅入室作崇,危害家人,人们开始削刻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们的两边。这两个人形桃木像就是上门服务的神茶、郁垒,被称为桃符。为何古人单单选择了桃木为辟邪震鬼之物呢?在一本叫做《典术》的较为严肃的杂书里有说:“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压伐邪气,制百鬼。”在这里我们触到了国人很实在的一面,他们的想法相当简单,人闻着难受的气味,那么鬼也一定同样难以消受而却步。为什么古人们会相信那两块桃木就能是两位在沧海自重镇守鬼们的神人呢?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到《山海经》中神话的空间性,神灵的活动都是与我们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的,神、人活动混杂在一起,这一点与西方神话不同。因此,神人尽管遥远,但和我们一个世界,如果他们愿意来,他们就肯定能来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由于以木雕人太费事,人们便用削制好的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分别画上神茶、郁垒的神像,或者干脆削一块桃木在门上,写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这块桃木称作“仙木”、“桃符”。再到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他们直接拿来两张大红纸片,把两位大神画将上去,然后一左一右贴在门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门神。当然,这是到了宋代之后的事情了。
自神茶、郁垒开门神先河,中国的门神队伍便不断发展壮大,不少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也都成了门神。唐太宗李世民夜寐难安,疾病缠身,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便站到了太宗的寝殿门两边,太宗的病便好了。为了让爱将脱身休息,唐太宗便命令画工描绘了两位武将的肖像在纸上,一左一右贴在寝殿门上。这两位杀人如麻的大英雄也成了民间喜闻乐见、信得过、有威力的门神。后来的唐明皇也生了病,一个多月都没好。做梦见一个打鬼捉住偷窃的小鬼,大鬼说:“臣是钟馗,殿试没有被录取,誓为陛下出去天下妖孽。”皇帝从梦中醒来,病随即好了,于是召名画师吴道子,要他按梦中所见,将钟馗画出来。从此,就有了挂钟馗像的习俗。
之后,门神队伍就大肆泛滥,有赵云、马超、孙膑、庞涓、萧何、韩信、燃灯道人……这个名单可以无限制地蔓延下去。现在到周围各户人家的门上看看,于是看到了我们当下众多门神;小燕子赵薇、老天王刘德华、小天王周杰伦、大熊猫、小熊猫、大头娃娃……事实上他们都和千百年来的神茶、郁垒具有相同的功能。中国的神灵和百姓混居。不但但是在名单上,还在门上。
5.对于文中句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这里我们触到了国人很实在的一面”指古人选择桃木为仙木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因为桃木气味辛恶辟邪。
B.“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是对我们祖先的赞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节俭的影子。
C.“神灵的活动都是与我们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的意思是中国的神话中神灵的活动和凡人百姓混杂在一起,神灵的故事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D.“事实上他们都和千百年来的神茶、郁垒具有相同的功能”的“相同的功能”指门神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和强大的暗示力,满足人们的祈福愿望。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老的《山海经》《典术》尽管较为严肃,却为我们描述了神仙鬼怪的世界,可以称得上是亦庄亦谐。
B.桃木被选为辟邪震鬼之物,是因为在《山海经》《典术》这些古老杂书中记载了桃木是“五木之精,仙木也”。
C.尽管民间有挂钟馗的习俗,但是钟馗到底长什么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型,钟馗只是一个虚构的人。
D.有皇上的御旨,再加上名画师吴道子的妙笔,秦琼、尉迟恭两位大英雄便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神话中的神灵的活动与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人和神难以分清。而西方的神话,例如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具有的是一个纵向垂直的等级结构,神灵们各自掌管着人间的一个部门,但又不与人生活在一起。
B.小燕子赵薇、老天王刘德华、小天王周杰伦、大熊猫、小熊猫、大头娃娃等只是因为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走进门神队伍的。
C.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并不存在的仙山就属于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这一思路所创造的神仙世界。
D.从神茶、郁垒到大小熊猫、大头娃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门神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并没有减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武者,寿之骁卒也,故为步卒将,戍霍岳。岳产名荈①,有负其贩者,多强暴民。民
不便,必诉于将。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俟薄围②,将申太守,请杀之。强
暴之党惧且死.,乃诬诉武于寿守,且曰:“不顺守命,擅生杀于外。”寿之守严悍不可犯,
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杀之。至是,闻武罪,如乳虎遇触、怒蝮遭伤,其将害
也,可知矣。乃命劲将勇卒囚武至府。武固知理可申,然不夺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
俟死矣。至则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又肢体魁然,乃投石拔距③之类也,守雅爱是
类,翻然释之,黜其职一级。武曰:“吾今日不归地下,真守之赐也。请得以命报。”居未久,
寿之指邑曰枞阳,野寇四起,其邑将危。武请于守曰:“此真某毕命之秋也。”守壮之,复其
故职,奉命为贰将,领偏师,自间道入枞阳。不意伏盗发于丛翳间,兵尽骇逃,武独斗死。
(皮)日休曰:武之受谤,不当其刑,况其死乎如非武心者,纵免死,其心不能无愤也,况感分用命哉呜呼!古之士事上遇谤,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必以愤报。破家亡国者可胜道哉!春秋弑其君三十六,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武一卒也,独有是心。呜呼!今之士事上当职,苟遇谤遭辱无是心者,吾又不知武一卒也。
(唐•皮日休《何武传》)
注:①荈(ch udn):晚茶。②薄围:文状聚齐。③投石拔距:一种练武游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 械:用镣铐拘禁
B.况感分用命哉 分:区别、区分
C.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 当:主持、执掌
D.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 致:导致、招致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在何武在遭到冤枉时却能“其心无愤”的一组是
①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 ②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 ③此真某毕
命之秋也 ④守壮之,复其故职 ⑤兵尽骇逃,武独斗死 ⑥武一卒也,独有是心
A.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霍山盛产有名的晚茶。那些贩卖茶叶的人大多强暴、欺侮百姓,何武作为步卒到任后,责令被欺辱的百姓擒住他们并严惩。
B.何武因受到他人的诬告,被囚禁到州府。太守怒气冲冲地指责何武的过错,何武不仅没申诉,相反还很好地顺着太守的意思应对。
C.面对太守指责,何武没有冒犯太守的威严;再加上太守和何武都非常喜欢一种练武的游戏,因而何武被无罪释放。
D.何武遭遇诽谤却心无怨愤,反能为对方献出生命,其宽广的胸襟是在异于常人。正出于赞颂何武胸怀这一目的,皮日休创作了本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杀之(3分)
⑵武固知理可申,然不夺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俟死矣。(4分)
⑶不意伏盗发于丛翳间,兵尽骇逃,武独斗死(3分)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词 鹧鸪词
李 益 李 涉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处处湘云河,郎从何处归?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⑴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 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4分)
⑵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 中原北望气如山。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
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询《六国伦》)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月光幻想曲
耿林莽
月光美是画不出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的传出了月光之情的。但毕竟只能勾起一点想象,终难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
秦少游《踏莎行》词曰:“雾失楼台,月迷渡津”,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灵。阳光明丽、开阔,朗然现一派阳刚之气,却不免有些炙热和烦躁。月光就幽深了,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便被一种恍惚朦胧的境界所迷:这是我平日生活过的世界么?我还是我么?在人间,在仙境,还是在通往地狱的忘川或地下隧道行走?
阳光浴人躯体,月光荡人心魄,进入精神深处,引得离却人间烟火,如在梦里游,长久置身于月光之中,人会“异化”为幽灵么?这或与嫦娥有关。于她的孤独、寂寞、忧郁有关,于她的缠绵乡愁织就的悲剧氛围之网有关吧。
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一种梦想,一经被月光点燃,便“里应外合”地着了迷,身不由己,仿佛坐在一条船上,抑或摇篮中,晃荡着,颠簸着,飘飘忽忽,神志迷糊,完全被月光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我害怕却又迷恋于此。对于月光,只能在想象中追逐,寄期望于一个“如梦的行者”,让他做我的替身,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吧。
月光是清冷的。水的青色,雪的微寒,且有些颤颤的感觉隐约其间,像一角轻纱,一片叶子,或是失血的嘴唇抖动。月光的神秘在于她似静犹动,在于她的孤独和不安,如同手指握不住的一支残烛,一页信笺在枓索。而当她依附于什么,笼罩着什么。便与她难以分割地构成一种幽暗的黏合,幻化出万千种迷离之境来了。
寻梦者走着,走着,影子孤单,徒步向前。月光在村庄的模糊的屋脊之上,在匍匐的庄稼地里,在井栏边,在场院的草垛,在深深的沟壑里暗暗流动。光与影此起彼伏。在河的波浪间如蛇影穿梭。没有车辆的路边,黑黝黝的大树,一个汉子在伐木,他挥起巨斧,一下,一下,披在身上的黑衣裳落在地,露出了壮健的肌肉、多毛的胸脯。月光给他的肤色镀上一层青铜的光辉,阴森而潮湿……
是吴刚么?伐木者的汗珠在月光里幽幽地闪烁。
寻梦者走着,走着,旷野无垠,前边有绵延的山岭逶迤。“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他念这姜夔的诗句,一个“冷”字该是咏月的千古绝唱了。那些山岭全在月光中半隐半现,冷僻而高远,且有一座古塔倾斜,立体的月光从塔顶滑下,似有丝绸碎裂的声音相伴。
寻梦者仰起脸望月,试着攀上几级台阶。他听见深山里有犬吠月,他听见远处传出了荒鸡的啼鸣。一个平淡无奇的白昼又将来临,皎月如钩,月光在渐渐地消隐……
(选自《快速阅读》2007.10下)
14.联系1~5段,请概述“画不出”的月光美在哪里?(6分)
15.本文作者颇有大家手笔,能够“状难写之物如在目前”。月光是难以描摹的,为了让读者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月光?试举例简析。(6分)
16.作者为什么说“我害怕却又迷恋于此”?(4分)
17.简要概述本文的写作思路,说说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6分)
六.(15分)
18.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希望同学们经常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请以“我仰望星空”开头,续写下面这首诗的三、四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第二节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4分)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19.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5分)
(1)为这幅漫画拟一则标题。(不能是“无题”,2分)
(2)概括说明漫画主要内容,点明漫画寓意。(3分)
20.2007年9月4日网 日前,上海一家研究机构调查显示,中国富有家庭子女教育呈现大投入,追逐精英主义、贵族主义的趋向。这些家庭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呈现两种倾向:
一是参加各类天价培训班和贵族训练营。上海一些专为高收入家庭子女准备的天价培训班十分火爆,“幼儿EMBA班”、80万元的“民营企业接班人”、“少帅缔造营”、“贵族培训班”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送孩子到国外读书或游学。北京一家文化公司推出赴英夏令营活动,15天收费2.68万元,报名者十分踊跃。
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当代中学生,你一定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请你为人民网论坛写上一条留言或网友感言,发表自己的感想。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不少于100字。(6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
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模拟六•参考答案
1.D(A免-勉 B具-俱 C防一妨)
2.B(唱高调:比喻话说得很漂亮,而实际上做不到或并不准备去做。应为“唱反调”。)
3.D (A项,句式杂糅:“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的主语不明确;B项,用词不当.“积淀”可改为“累积”。C项,成分残缺。应在“变相提价”后加上“等价格违法行为”)
4.B
5.B(B项解释错误。)
6.C(A项文中并未提到《山海经》较为严肃;B项只是《典术》记载;D项“吴道子的妙笔”画的是钟馗。)
7.D(理解拔高了。)
8.B(分:情分、职分)
9.D(①何武惩罚强暴者④太守对何武勇敢的赞叹⑥作者对何武的评价)
10.B(A“责令被欺辱的百姓擒住他们”不对,C何武并非被无罪释放,D根据文章最后一句可知还有讽喻现实的目的。)
11.(1)如果听说有不利于百姓的,即使是高官贵人,都要侮辱并处死他。
(2)何武本来知道自已有理可以分辨。然而不能改变太守的严厉凶悍,必然会被冤枉地施以刑罚,于是只好痛快地等死了。
(3)没想到埋伏起来的贼寇从树丛里出击,他的士兵都害怕逃走,只有何武独自战斗而死。
文言文参考译文:
何武,是寿州勇猛的战士。所以当上了步兵将领。守卫霍岳山名。霍岳山出产有名的晚茶,有些背茶叶贩卖的人。他们大多强暴、欺辱百姓。百姓受害不利,一定向驻兵将领报告。何武到了那里,责罚了那些侵扰百姓的人,全部捉住他们,给他们上了刑具。等待文状聚齐,将要向寿州太守申报,请求批准处死他们。这些人害怕被处死,于是向太守诬告何武。并说:“何武不遵守太守的命令,擅自在外行使生杀大权。”寿州太守严厉凶悍不可冒犯,如果听说有人对百姓不利.即使是高官贵人,都能羞辱、处死他们。到这时,听到何武的罪过,就像小老虎遇到触犯,发怒的蝮蛇遭人伤害一样,他将要伤害别人,是可想而知了。他于是命令强健的将领、勇敢的士兵,把何武抓到太守府里。何武本来知道自己有理可以分辨,但是不能改变太守的严厉凶悍,一定会受到冤屈的惩罚,于是就安心地等待死亡了。何武押到,太守大怒,用何武的过错指责何武。何武很好地顺着他的意思回答,又因为他身材魁梧,是擅长练武游戏“投石拔距”的这类人。太守很喜欢这类练武的游戏,一下子改变了态度放了他.把他的官职降了一级;何武说:“我今天没有死,真是太守的恩赐。请允许我用性命报
答您。”没过多长时间.寿州所属的指邑(武将所管辖的地区叫做指邑)叫做枞阳的,贼寇猖獗,枞阳将要危险了。何武向太守请求说:“这正是我报效您的时候到了。”太守认为他很勇敢,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奏告朝廷任命他为副将。带领偏师(不是主力的部队)从小道进入枞阳。没想到埋伏的贼寇从茂密的树丛间出击,士兵都害怕逃走.只有何武独自战斗而死。
皮日休(晚唐诗人)说:何武被诽谤。不应该受刑,更何况处死如果不像何武那样心胸的人,就算免了死罪,他的心中不能没有怨恨,何况还会感念情分献出生命呢啊!古代的士人侍奉君主遭到诽谤,主管职责遭受侮辱,如果他的君主免除他的罪过.必然要以怨恨回报。因此而破家亡国的,说不完啊!春秋时期被谋杀的君主有三十六个,其中未必不是因为这类事情导致的。何武只是一个战士,却惟独有这种心胸。啊!如今的士人侍奉君主主管官职。如果遭遇谗言侮辱没有这样的心胸。(这样我们又不如何武这样一个士兵了)我又觉得何武不单单是一个士兵了。
12.(1)李益诗主要是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末句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刭她盼望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李涉诗有对“二女”的同情,有对屈原沉江自杀的叹息,也表现了自已的羁旅愁绪。不象李益诗所抒之情集中一点,而是泛咏愁情.
(2)起兴。李益诗“斑竹”的典故鹧鸪写起。勾起了自已怀念情郎的愁怀。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自己的羁旅之愁。
13.(1)时岁那知世事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4.(1)月光幽深,清冷,宁静悠远,遮遮掩掩,影影绰绰.一派“恍惚艨胧”,使人忘却自我,忘却自我所生活的世界:
(2)能点燃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的“一种梦想”,使人的灵魂与月光完全融合了,飘飘忽忽。
15.土要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拿阳光与月光对比。写出月光的亮度与温度,使读者自然地感受到月光的幽深朦胧与清冷;写月光犹如清风流水般的柔美.作者用“仿佛坐在一条船上……飘飘忽忽”等比喻,让读者结合自身体验.感觉出那种“柔美”来。(回答拟人等.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6.作者害怕被月光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弄得飘飘忽忽,神志迷糊,身不由已;但是作者又迷恋这种梦幻般的意境,希望到月光中去历险,去陶醉。
17.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描摹月光,后半部分写“寻梦者”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思想:不为别人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而是尽自己所能,去追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迎接那一个个“平淡无奇的自昼”。
18.答案示例: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19.(1)三代撒网
(2)这幅漫画由三幅图片组成,每幅图片上都是画的一个人站在船上撒网捕鱼,船一个比一个先进,捕鱼的网也一个比一个密。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从而过度捕捞的目光短浅之人。
20.答案示例:金钱难买高素质。教育,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增加,而且关乎内心的丰满与人格的健全。
过早过度的精英式教育,不仅会剥夺孩子成长的乐趣.往往还会加剧他们的优越感;以金钱财富为依托的教育,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容易让他们养成奢侈浪费、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
21.参照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示例:
点 亮 心 灵 的 灯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这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与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时,人被忧愁包围,心也跟着波澜起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心灵不堪重负,身心俱疲而半途而废。所以,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遇到什么大风大浪,我们都得保存一种愉快的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人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全身。于是,心灵的褶皱也被抚平,留下一片无痕的净土。
当重重的烦恼向你压来,请走出户外.寻找那群真诚的朋友,向他们倾诉你的烦恼.在促膝长谈中得到解决的方法。就像儿时一个人在家怎么也拼不好积木,跑出门外找来一群小朋友。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在欢声笑语中一座城堡已经建成。于是.烦恼一扫而光.童真重新回到心中。就像躺在妈妈怀里酣睡的婴儿一样安详、甜蜜。
当层层的失意胀开,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采。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里寻找一丝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藉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点亮心灵的灯,你会由衷地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紧锁,人生本短暂,为什幺逐耍栽培苦涩
点亮心灵的灯。你会欣喜地发现:点灯人不是只有自己,朋友、亲人、师长都可以为我点灯。人生路漫漫.可是同行的人很多,何苦独自面对困境呢
点亮心灵的灯,你会明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照进来,宁静之心便点燃了一盏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灯。让你前行的道路永不黑暗。
点亮心灵的灯,你便可以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挑战.不断自我超越。即使远方是永远的远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一一奇迹!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鄂教版..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人教版
湖北省荆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鄂教版
湖北省荆州市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
湖北省金鹰教研所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通用..
湖北省金鹰教科所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4月联考试卷 通用
湖北省金鹰教研所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3月大联考试卷 通用
湖北省宜昌市实验初中2006-2007学年度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湖北省宜昌市实验初中2007-2008学年度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