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90字。
  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准确概括母亲的个性特征和对我的影响。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体会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关注亲情,体验亲情,从而学会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习老舍先生回忆散文的写法,学会用细节描写抒写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人间最真的情是什么?(亲情)最深的爱是什么爱?(母爱)母爱如海,母爱是师。
  母爱是最温馨的。歌颂母爱,怀念母爱便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书写温情如水的母爱。其中很有名的诗《游子吟》:(齐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笔下质朴感人的回忆散文——《我的母亲》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提问:对于老舍,知道多少?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北京第十七小学校长。
  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
  1930年回国后,先后到济南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
  1944年初开始,进入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
  1951年初创作的话剧《龙须沟》上演,获得巨大成功,他因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取材于市民生活的
  话剧:《龙须沟》《茶馆》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过渡语:美国作家惠特曼曾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人民艺术家,他的母亲又是怎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