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备考对策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6 KB
评级:
时间:
2008/5/15 21:57:04
下载:
本月:1 总计:5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4520字。诗歌鉴赏备考对策
诗歌鉴赏备考策略——三明确
1、考什么(考纲) 2、怎么考(考题) 3、怎么办(对策)
考什么 (考纲)
①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分析:“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就是“情理”;“形象”就是“景物”;“语言、技巧”就是表现“景物”“情理”的方式。所以,诗歌鉴赏的考查范围就是 “景物”“情理”以及表达它们的方式。
概括起来就是对“景、情、方式”四个字的鉴赏。
怎么考(考点)
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点
1.从考点看:
必考点——景与情,17个题 常考点——炼字句,15个题 轮空点——技巧整体理解7个题
2.从题材看:
咏物写景、咏史怀古、送别思归等多个方面
3.从时代看:
晋诗1首,唐宋诗各4首,宋词元曲各2首 ,元词1首,清诗5首,近代诗1首
4.从诗体看 :
14首近体诗中七绝11首,七律2首,五律1首
高考诗歌鉴赏一般有以下五种考法
1.对景物的鉴赏 2.对情理的鉴赏 3.对景情的鉴赏 4.对炼字句意的鉴赏
5.对技巧的鉴赏
怎么办(对策)
一、细读、注重整体理解
1.细读全诗“四扣住” ——题目、诗句、注释、题干
2.整体理解“五什么” ——这是一首什么诗?诗中抓住了什么景物?表达了什么情理? 这些景物、情理运用了什么手法?具有什么作用?
二、答题、注重以下五抓
1.抓“景物”的把握,2.抓“情理”的把握 ,3.抓“景情”结合把握, 4.抓炼字句意的把握, 5.抓鉴赏答题的表述
抓“景物”的把握
抓“景物”的方法:①从词性而言抓名词、动词、形容词 ②从表达方式而言抓记叙、描写。对策是:扣住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从诗中的名词入手以把握诗中的“景物”,从景物的“形、声、色、味”“远、近”“动、静”这类词入手来把握诗人对景物的形象描述
抓“情理”的把握
抓“情理”的方法: 从词性而言通常抓形容词、动词,尤其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从表达方式而言通常抓议论、抒情。对策是:扣住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从诗中的形容词和动词、尤其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入手以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具体方法为“四品味”。
品味诗题
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暮春浐水送别》,其中的“送”可以看出是送别诗,表达的离别之情。
品味诗中词句
06年 安徽卷“送卢梅坡”中“教人怎不伤情”一句中的“伤情”表现的是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品味诗歌注释
06年江苏卷“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妻子生日作者却浪迹天涯,从中可以看出感情的愁苦与无奈。
品味“知人论世”
(1)扣诗人及所处时代 (2)扣题干命题者提示。
抓“景情”结合把握
景情”结合的方法:实际上涵盖了“表达技巧和语言”。
必须指导考生弄清以下要点 ①情景结合的方式 ②常见的修辞手法 ③常用的表达方式 ④语言运用的特点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08年高考命题趋向及备考对策ppt 人教版
古诗鉴赏题的特点及备考对策 人教版
古诗鉴赏题的特点及备考对策 通用
高考漫画命题类型与备考对策 通用
高考话题作文复习备考对策 通用
2005年高考名句名篇备考对策ppt 人教版
2005年语文高考考点命题意向分析及备考对策ppt 人教版
高考复习扩展语句备考对策 人教版
2004年高考名句题辑录及2005年备考对策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