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410字。泸县九中高08级模拟试题(四)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汲取      吸纳      觊觎      负笈从师       岌岌可危       亟待解决
  B、犄角      跻身      木屐      畸轻畸重       掎角之势       缉拿归案 
  C、演绎      后裔      肄业      嘉言懿行       溢美之词       神采奕奕
  D、鞭笞      妍媸      痴迷      嗤之以鼻       龇牙咧嘴       魑魅魍魉
  解析:选C。都读yì;A项“吸”读xī,“觊” 读jì,其余读jí;B项“掎”读jǐ,其余读jī;D项“龇”读zī,其余读ch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大事       大是大非       青山      山青水秀      出奇       出其不意
  B、渊源       源远流长       丰姿      风姿绰约      国事       共商国是
  C、相应       相映成趣       终生      终生大事      捉摸       琢磨不透
  D、不怠       百战不怠       熔化      冰雪融化      付出       入不敷出
  解析:选B。A项“山青水秀”的“青”改为“清”; C项“终生大事”的“生”改为“身”; D项“百战不怠”的“怠”改为“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委张书记一心一德,没有一天不把全市的农民和农村问题放在心上。
  B、一个烟头引起了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C、老师针对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D、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了,以后有条件再做也不迟。
  解析:选D。“勉为其难”是指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使用恰当。A项“一心一德”意为大家一条心,这里运用不合语境; B项“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协调;C项“良莠不齐”是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用来形容学生成绩优差状况不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提醒人们,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严重影响着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
  B、网络,具有广阔的空间,运用得好,会是一种非常方便快捷的工具。但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也令许多家长和老师非常焦虑。
  C、我们要在美育中更加自觉地运用非功利形式取得巨大的社会功利目的,增强青少年抵制不良精神产品的免疫力。
  D、阅读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仅要激活信息的意义,而且要理解文本所提供的信息。
  解析:选B。A项“体质”改为“身体”。 C项“取得”与“目的”搭配不当,改“目的”为“效果”。 D项应把“要激活信息的意义”与“要理解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对换,才能构成递进关系。
  二、说明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近代工业文明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中,寻求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