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4650字。山东省聊城市
  2008年高三年级模拟(四)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看顾/看涨    模样/模棱两可   泥沙俱下/泥古不化
  B.挣扎/挣钱    未遂 称心遂愿    应对如流/应运而生
  C.阑珊/删改    提挈 锲而不舍    字斟句酌/真知灼见
  D.堤岸/提防    为难为虎作伥     故态复萌/海誓山盟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绯红    付梓    名付其实    融汇贯通
  B.疏竣    篮本    娇枉过正    色彩斑斓
  C.迤逦    磕拌    书声琅琅    溘然长逝
  D.对峙    肄业    胼手胝足    生灵涂炭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他屡出奇招,颇多             ,真可谓“智多星”。
  ②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             ,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③世界上最大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T3航站楼2月29日开始             。
  A.权术    废止    运行 B.权数   废止    运营
  C.权术  废置    运营 D.权数   废置   运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竭尽全力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祖国的蓝天白云披荆斩棘,为人民的环境健康鞠躬尽瘁。”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3月24日首次发表履新感言。
  B. 无论是手擎祥云火炬的火炬手,还是道路以目的民众,每一个人都是“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参与者、胜利者,都将分享奥运圣火带来的喜悦与荣光。
  C. 现在许多年轻人忽视本土传统节日文化,喜欢过洋节,在“圣诞节”或“情人节”时到商场或鲜花店慷慨解囊,大肆购买礼物。
  D. 继《乡村爱情Ⅰ》后,笑星赵本山又马不停蹄一不做二不休地推出了《乡村爱情Ⅱ》,该电视剧正月初四起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汉语的音节结构枸造严密,每个音节都含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的。
  B. 股市的健康发展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但近期中国股市的波动不会产生此种影响,因为政府的所有调探措施都是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C. 我国应该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的步伐,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D. 在3月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项项惠民政策,内容涉及物价、住房、就业、社保、教育等民生问题。
  二、(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匈奴西迁与匈牙利人的祖先
  崔建国
  公元374年,一支自称“匈人”,不知来自何方的由剽悍、强大的骑兵部队组成的大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它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东、西哥特人,随即又击败东罗马帝国,然后屯兵中欧匈牙利平原,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匈奴帝国,并一度与西罗马帝国形成对峙局面。在匈人神出鬼没,势如破竹的重击下,晕头转向的欧洲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未能弄清自己对手的底细。因此,匈人的来龙去脉就好象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时光荏苒,直到18世纪后期,终于有人试图揭去这层面纱。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首先在其《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中提出,这个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此论一出,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率先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引用了揆尼“匈人来源于匈奴”的说法。由此,马上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激烈的论战。“从18世纪以来,这个问题曾进行过不停地辩论,但毫无结果。”但是,就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匈人就是匈奴”的观点。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应有很大发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