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470字。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关注社会
  时评两篇
  学习目标
  1 、了解时评的写作特点和艺术特色;
  2 、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行文结构、思路,评价作者关注的社会现象,领会并学习时评精练的语言;
  3 、掌握文章论证方法的运用;
  4 、对作者的观点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社会上的一些反常现象能给予理性的分析,能正确处理生活中情与理的矛盾。
  课文解读
  车队与红灯
  “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举世瞩目。《车队与红灯》的作者善于从“两会”这样的社会政治生活大事中敏锐地发现人民代表、“两会”委员的车辆不再一路绿灯的“小事”,展开评论,挖掘出“小事”中蕴含的重大意义:法律面前无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小见大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作者避开了“两会”的重大事件,抓住一般人容易忽略的“车队不再一路绿灯”问题,独辟蹊径,翻出新意。论据的收集也颇广泛,古今中外的事例都有,很有说服力。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取材于百姓的曰常生活,以“近年来月饼的味儿有些变了”为切人口,揭示月饼消费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有力地论证了“月饼消费要讲文明”的观点。
  题目就是论点,这是议论文常见的写法,开宗明义,一目了然。
  文章列举了月饼消费过程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提出“我们的曰子越来越好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发人深省,使人们对熟视无睹的问题引起注意,进行重新思考。
  “浪费不是消费,消费不该浪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一个善于勤俭节约、不懈艰苦奋斗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远大前程的伟大民族”。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话语,掷地有声,发聋振聩,警醒人们,提高认识。
  学习设想
  一、课前预习:
  1 、速读时评两篇,找出每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
  2 、梳理并列出文章的行文思路。
  3 、试分析文章是如何分析、论证观点的,简单评价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4 、总结这两篇议论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各有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 、阅读文本,请找出每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月饼消费要讲文明》的中心论点。
  三、研读文本
  1 、作者写《车队与红灯》时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作者是如何分析此现象的?
  2 、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评价课文的逻辑思路。
  四、归纳总结
  1 、这两篇议论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各有哪些特点?
  (1 )《车队与红灯》论据大多通过查阅资料所得,而且比较广泛,古今中外的例子相互补充,论据充足,说理有力。
  (2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论据主要是通过作者观察所得,证据典型确凿。
  2 、这两篇议论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两篇议论文在写法上都采用乐“以小见大”的手法,喜中带忧,旨意深刻。
  (1 )《车队与红灯》作者善于从“两会”这样的社会政治生活大事中敏锐地发现人民代表、“两会”委员的车辆不再一路绿灯的“小事”,展开评论,挖掘出“小事”中蕴含的重大意义(主旨):法律面前无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小见大)
  (2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批评铺张浪费、“竞豪赛奢的社会风气,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今天,意义非常深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