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10字。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江南美景。
2、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课文以声写静的写作手法在写景文章中的运用。
3、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⑴上课前,我想请大家来欣赏几幅美丽的风景。(出示风景图),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山,水,树……]
⑵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翠绿的树,清澈的水……]
⑶说得好,我觉得如果能多运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描绘得更具体些,那就更好了。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⑷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答谢中书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题。
⑴大家注意这个课题,“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啊?
⑵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师生互动,把握朗读音准和节奏。
⑴刚才我们说,这篇文章被称为:“清丽山水画,流动的山水诗”,到底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一首什么样的诗呢?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文章的内容了。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试读这篇短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你觉得难读或者不会读的字词。[生:朗读课文。]
⑵下面大家来听一遍范读,大家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注意听短文里字词的正确发音,其次是要注意听朗读时的节奏是怎么把握的,好吗?[好](ppt朗读)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那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出示课件)
⑶读准读音: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把握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