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00个字。 
  26.《答谢中书书》教案
  初二语文组葛琳琳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情景交融的优秀篇章。了解了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答谢中书书》体现了作者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语言简练,画中有诗,非常适合学生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及新课标对古文教学的要求,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答谢中书书》中画面的布局美。
  2、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互相协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答谢中书书》中画面的布局美。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予以点拨。
  教学准备:查阅关于作者或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祖国河山秀丽,曾经引起古今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这些文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
  二、解题:(5分钟)
  a)       学生齐读课题,思考,为何这样读?(答/谢中书/书)有没有别的读法?明确:
  “谢中书”是人名,而“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
  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
  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应用文体。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书信格式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b)       简介作者:请学生交流所查阅的作者资料,订正,要求重点记住书下注释中的作者介绍。
  1、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mò)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2、谢中书,名谢微(或作徵),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豫章王记室,因曾任中书鸿胪(lú),故称“谢中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