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20字。
  诵读——通向文本的阶梯
  十八中学  邵 丹
  “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不仅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更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之中,可以达到准确的传情和悟情的目的。朗读到位,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充分明确文章的种种美,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我尝试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把琅琅的读书声还给了课堂。
  一、教学过程
  导入
  师: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为什么却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
  生: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焦虑化为宁静与喜悦。
  生:紫藤萝花使“我”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
  师: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读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研读与赏析 
  1、范读课文,激发参与意识。
  播放配乐录音(起到示范的作用。指导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
  2、自由诵读,理思路。
  给同学播放音乐自由朗读文章。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他们与作者的距离渐渐近了。再鼓励同学选段配乐朗读。适时表扬读的好的学生。
  师:同学们读得这样好,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生:眼前开得茂盛的紫藤萝花,十年前我家门外一株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还有作者的人生感悟。
  师: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悟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3、美句朗读,找妙处。
  师:你认为哪些景物描写得最好?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突出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交流
  生:“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期终极”。这里把瀑布从空中垂下比作藤萝,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的形,而且让我们看到藤萝生长得很繁茂,生机勃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