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教材、学情分析,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清晰,贯穿了学法指导。内有配套教案。
教案约4120字。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Zxp3642165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阅读课文。本单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第一个单元,以人生为主题,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引导我们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精练、蕴涵哲理的优秀散文。作者宗璞在写景的基础上,渗透了主观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及历史的思索。作者从柔弱的紫藤萝,感受了生命的尊严和蓬勃,由花儿的由盛及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从而呼唤人们珍惜生活、珍爱生命,这是一幅精细的工笔画,也是一首深沉的歌。
二、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依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七年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出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也体现出我校人文至善的办学理念。针对以上特点,我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评价老师范读,竞争打擂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朗读抒情散文,体会作者情感;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三、教学目标
(过渡)依据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点为我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迸溅、繁密、伶仃、忍俊不禁、蜂围蝶阵、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2、 品味文章优美词语,掌握生动的词汇。
能力目标:
1、 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2、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正确对待人生的坎坷,把握生活。
[说明]以上三个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下面,我侧重谈谈我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结合七年级学生品读、感悟能力不高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
1、 诵读;理解优美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 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
揣摩字里行间作者流露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