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30字。教案非常详实,角度新颖,周全,非常适合课堂教学。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案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基础教案
  主备人:张莹          日期:2008年4月7日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第一课时 总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但《长恨歌》中有这样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姊妹弟兄皆烈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是受到杨贵妃的影响,认为生女子可以嫁给皇亲贵族,可以光门户) 
  杜甫在《兵车行》里也有类似的感叹——信是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那么杜甫文中的这种怪异思想的根源是什么呢)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而“诗圣”杜甫无疑是一千多年前最伟大而痛苦的灵魂。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兵车行》就是诗人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作品。  
  二.常识简介 
  1.体裁简介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2.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以及组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