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7160个字。
2008年中考语文最后模拟试题1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3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的。
(1)选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改。(1分)
(2)填入选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情谊B.情韵C.志趣D.情趣
(3)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
2.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3.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B.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D.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4.名著天地。(4分)
名著推荐:请向你的好友推荐一部适合他(或她)读的名著,并从人物形象、典型事件、你的读后心得三方面说说你推荐的理由。(4分)
《鲁宾孙漂流记》《名人传》《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著作:《》
人物形象:
典型事件:
读后心得:
5.诗文默写填空。(12分)
(1)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
(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3)无为在歧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
(5)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6)寻梦,撑一支长篙,。(徐志摩《再别康桥》)
(7)予独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8)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9)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诗人眷恋疆场,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1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宋•李清照《醉花阴》)
(1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6.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7.综合探究(5分)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空白处内容已删除)
调查对象
名次 日本15所
高中的学生
1303人 美国13所
高中的学生
1051人 中国22所
高中的学生
2201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3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2题。(17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