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6张。高三诗词复习——节日·诗词·高考,有教案一份,约6330字。
高考诗词复习——节日 • 诗词 • 文化教案
一、导入
二、学生讲解(幻灯片展示)
1.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者“灯节”。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人们在晚上可以“闹花灯”,即张灯、观灯、猜灯谜,还可以放花炮焰火。元宵节也称灯节,同时也是中国情人节之一。
应节食品是元宵,香甜味美,深受大家的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元宵节诗词】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第三日,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清明节习俗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即青团。据《琐碎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