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80个字。
  2008年春季七下语文文言文复习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潘文阶
  一、王安石《伤仲永》
  1. 相关的文学常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本文选自《》。作者系“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请写出其他七位“大家”的名字
  2. 整体把握:本文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借事说理”。请问:借什么事?
  。说什么理?
  3. 问题探讨:
  (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2)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3)从叙述内容来看,其结构有什么特点?。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采用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采用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采用的形式。
  (4)“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5)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6)哪几个词真切、形象地把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的?即铺垫“未尝识书具”和“不使学”,又烘托非凡天资,并暗示“泯然众人”的家庭背景的一句话是。第二段中的“见”“闻”“问”三个动词表达出怎样的内涵?
  。
  4. 理解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
  (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于: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2)从文中找出并识记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⑤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⑥日扳仲永: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重点理解几个词语⑩固众人:本来。
  ①养父母:赡养。②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③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④邑人:同县的人⑤从先人还家:跟从。⑥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⑦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⑧如此之贤也:(有)才能。⑨且为众人:尚且。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稍稍宾客其父
  4、或以钱币乞之5、环谒于邑人6、泯然众人矣
  7、贤于材人远矣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二、《木兰诗》
  1. 文学常识与整体把握: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2.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唧唧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
  鸣溅溅燕山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
  红妆著战时袍帖花黄傍地走磨刀霍霍
  3. 识记下面加点的词: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户:门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很多的意思阿爷无大儿阿爷: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为:为了市:买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溅:水流声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用:做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著我旧时裳著:穿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