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20字。纪念刘和珍君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语
  同学们,前面两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诗歌和古代记叙散文。今天我们开始转入对写人记叙散文的学习,在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大家齐读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幻灯片)
  大家知道这是写给谁的对联吗?(明确:鲁迅)对了
  这是鲁迅逝世时,他的友人埃德加。斯诺写给他的挽联,其中包含了先生的两部作品:
  《呐喊》和《彷徨》。我们在小学和初中还学过鲁迅的那些文章呢?有《少年润土》、《三味书屋》、《一件小事》《社戏》《故乡》等等。比较出名的还有《孔已己》、《阿Q》等(我想大家已经对鲁迅相当的了解了,)关于鲁迅我就不多介绍了,大家可以看三维设计的相关介绍。(拿三维设计和同学一起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一起来看看先生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 检查预习情况。
  (大家回去有没有预习这篇课文呢?有的话就我们请位同学来读一下以下字词。打在幻灯片上的。没有的话就让同学们几分钟快速的默读。默读的时候带着这样两个问题1、文章具体分成几个部分?
  2、注意幻灯片上字词的读音)
  请位同学给以下字词注音,纠正并讲解错音。
  长歌当(dàng)哭  桀骜(jié ào) 喋血(dié xuè) 尸骸(hái)立仆(pū) 惮(dàn )
  惩创(chuāng)  殒(yǔn)身不恤(xù) 浸渍(zì)  攒射(cuán)洗涤(dí) 赁屋(lìn)
  三、解题及背景介绍
  弄清了生字词,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记念”现在我们写作绞丝旁的“纪念”。大家注意一下即可。(因为当时的白话文还比较不规范,经过规范之后我们统一写做“纪念”)
  背景: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军阀割据,军阀混战情况严重,造成了中国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家翻开课本27页看注释第一条。(请位同学齐读)1926年,奉系军阀和国民军作战。18日,段祺瑞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屠杀了前来请愿的爱国民众,制造了“三。一八”掺案。刘和珍当时也是在遇害之列,本文是鲁迅写于惨案发生后的两个星期,也就是四月一号。用来悼念刘和珍等革命烈士。
  三、 课文分析
  整体把握
  全文有七个小节,按作者的意图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3个部分,具体怎么划分?(请同学回答(123//45//67)。同时复述、板书)那其他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另一同学回答(12//345//67),请这位同学简单的分析一下划分依据。(即第一部分写什么?第二部分写什么?)
  师:划分段落,同学们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那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划分方法的主要不同是哪一部分?争议在哪里?(第三部分)好,那么这第三部分应为第一大段还是归为第二大段呢?现在我们先来看下第三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 从课文的第三段:“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的时候”字眼“第一次”,“去年夏初”,说明这是发生在过去的事,那作者在这里打开了对以往的事情的回忆,回忆他第一次见到刘和珍这个名字,及接下的一系列回忆:“刘百昭率领。。。,指着她,告诉我,这就是刘和珍;”“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赁屋授课,听我的讲义;”“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之于泣下。”所以第三部分应是回忆他们的认识过程。(板书:回忆认识)
  (二) (过度:回过头来,我们接着看课文的第一、二节。)即是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主要是写(交代)什么?
  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缘起)。(板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